[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用户定位的多设备无缝切换声音播放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95504.9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5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百芝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16 | 分类号: | G06F3/16;H04W4/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孟旭彤 |
地址: | 20005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处理模块 无线电波 无线电发射设备 声音处理设备 信息处理设备 无线电 扬声器 无线电接收设备 声音播放模块 声音播放设备 声音播放系统 收发模块 无缝切换 用户定位 多设备 无线电信号发射 无线电信息 播放命令 播放信息 传输声音 定时发射 接收环境 声音播放 内包 手机 发送 | ||
一种基于用户定位的多设备无缝切换声音播放系统,由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多个声音播放设备,声音播放设备内包含有声音播放模块和无线电波收发模块,无线电波收发模块包括无线电发射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无线电发射设备用于定时发射带有特定信息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设备用于接收环境中的无线电波,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用于向无线电发射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发射命令,并处理接收来的无线电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声音播放模块包括扬声器与声音处理设备,声音处理设备用于处理来自中央处理模块的声音播放命令,并向扬声器传输声音播放信息;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声音处理设备和手机APP的播放命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智能家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用户定位的多设备无缝切换声音播放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家庭会安装全宅影音音响,提供背景声音的播放功能。但是全宅的声音播放方式会有很多实际应用的问题,比如全宅播放会影响到家里其他人,多个人无法同时播放多个不同声音等问题。
现有的解决方案是对家中的音响进行单独控制,从而可以控制声音不会打扰到其他人,只在用户自己需要的区域进行播放。但是对每个音响单独控制就需要对每个音响进行单独操作,会大幅度提升用户的操作复杂度,并且限制了用户的移动范围,只能在声音播放区域听到声音,走到其他地方需要重新设置播放。
随着智能家居的逐渐兴起,智能化成为了各种家用电器的发展方向。声音播放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无需用户进行操作就能跟随用户进行播放成为了用户需要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全宅声音播放设备控制过程复杂,无法主动跟随用户移动,导致用户在移动之后无法继续听到声音,或者用户为了听到声音导致影响到其他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定位的多设备无缝切换声音播放系统。
一种基于用户定位的多设备无缝切换声音播放系统,由中央处理模块连接多个声音播放设备,声音播放设备内包含有声音播放模块和无线电波收发模块,
无线电波收发模块包括无线电发射设备、无线电接收设备和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无线电发射设备用于定时发射带有特定信息的无线电波,无线电接收设备用于接收环境中的无线电波,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用于向无线电发射设备发送无线电信号发射命令,并处理接收来的无线电信息,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
声音播放模块包括扬声器与声音处理设备,声音处理设备用于处理来自中央处理模块的声音播放命令,并向扬声器传输声音播放信息;
中央处理模块用于接收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声音处理设备和手机APP的播放命令,从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获取的信息用来判断用户与各个无线电信息处理设备的的距离;
从声音处理设备获取的信息用来了解现在播放声音的音量大小,并向声音处理设备发送播放命令和音量调整命令;
从手机APP获取的命令来协调声音处理设备的播放。
手机中APP在后台运行,手机一直检测环境中的无线电波,在声音播放设备进行声音播放时,无线电发射设备会向外发射既定的无线电波,
每一个声音播放设备都有一个自己的编号,无线电发射设备会每隔一个时间段进行一次无线电发射,当无线电发射设备发射无线电波时,无线电波的信息中会包含标记信息A、本设备编号以及本次发射的编号,同时记录此次发射的时间;
当手机APP收到带有标记信息A的无线电波时,会向外发射带有标记信息B,收到的设备编号和发射编号的无线电波;
当无线电接收设备收到带有标记信息B的无线电波时,会比对设备编号,假如设备编号与自己的相同,就比对发射编号,然后根据当前时间与此次发射时间的时间差算出用户与本设备的距离,将此距离发送给中央处理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百芝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百芝龙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55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