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酮凝胶敷料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4768.2 | 申请日: | 2016-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9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申梁瑛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迈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2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酮 凝胶 敷料 及其 生产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敷料及其生产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硅酮凝胶敷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皮肤创面护理的关注越来越多,不管是磕碰伤、烧烫伤、动物抓伤还是手术后的伤口,都不仅仅只是要求愈合那么简单,更多关注的是处理伤口时的舒适度以及创面愈合后的美观度。目前主流创面护理敷料为纱布片、无纺布敷料贴、水胶体敷料等。
现有技术的缺点/不足:1、纱布片容易粘连在伤口,更换时十分痛苦,易造成二次受伤,且结痂后留有伤疤,很难消除,影响美观;2、无纺布敷料较厚,透气性差,且胶带涂层是压敏胶,易造成皮肤过敏;3、水胶体敷料透气性差,生物相容性也不好,尤其是细胞毒性和致敏性;4、现有的敷料都是要贴敷在皮肤上,造成皮肤局部缺氧,或者有些刺激、致敏现象,或多或少有不适感觉;5、现有敷料的防水性能很差,不能接触水,给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6、现有敷料普遍不能有效抑制疤痕的产生,更加不能淡化已经生成的疤痕;7、现有敷料销售渠道只能是医院或专业护理机构,本产品可以自主按照说明书使用,且携带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酮凝胶敷料及其生产工艺,以达到使敷料为医用有机硅液体膜,不会造成伤口粘连,不过敏,透气,防水,有效抑制疤痕的生长,甚至淡化或消除疤痕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硅酮凝胶敷料,其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分别是40-80%的硅油Q7-9120、0.1-20%的有机硅树脂硅油混合物T1-7021、19-4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Q7-9180、0.1-3%的茶树精油和0.2-1%的红没药醇。
优选的,所述硅油Q7-9120的粘度为100cst。
优选的,所述有机硅树脂硅油混合物T1-7021的粘度为12500cst。
优选的,所述聚二甲基硅氧烷Q7-9180的粘度为0.65cst。
优选的,所述配方中还包括0.1-1mg/KG的表皮生长因子。
一种硅酮凝胶敷料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有配料称重;
2)先向搅拌釜中加入硅油Q7-9120和有机硅树脂硅油混合物T1-7021并开启搅拌;
3)再向搅拌釜中加入硅油Q7-9120,继续搅拌,控制搅拌釜的负压至负0.06Mpa;
4)搅拌15分钟至完全均匀透明状时,向搅拌釜中加入茶树精油和红没药醇,继续搅拌5分钟;
5)再向搅拌釜中加入表皮生长因子,搅拌5分钟,得到敷料;
6)对上述敷料进行检测和调节理化指标,使其符合标准;
7)灌装,检验,包装,成品检验,最后入库。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搅拌温度控制在18-25度,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搅拌时间为10分钟。
优选的,所述步骤7)中检验不合格即为报废品,成品检验不合格需要重新包装,成品检验合格后再入库。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硅酮凝胶敷料,采用涂抹或者喷雾的方式来实现敷料覆盖皮肤的目的,单次使用量小,可以控制液体膜的厚度,且一个包装瓶可以用若干次,避免了用一块传统敷料还得扔掉内包装袋和外包装盒,节约了资源,能源同时也保护环境,本产品生产工艺中,无废水、废气和产品边角料等的产生,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硅酮凝胶敷料的生产工艺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硅酮凝胶敷料,其配方包括重量百分比分别是粘度为100cst的58.9%的硅油Q7-9120、粘度为12500cst的0.1%的有机硅树脂硅油混合物T1-7021、粘度为0.65cst的40%的聚二甲基硅氧烷Q7-9180、3%的茶树精油和1%的红没药醇,其在生产中还需要加入0.1mg/KG的表皮生长因子。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迈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迈达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47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树木输液装置
- 下一篇:集装箱植物工厂培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