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摇式箱体双气缸打气筒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94679.8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33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维;余得贤;刘玉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F04B33/00 | 分类号: | F04B33/00;F04B3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66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摇式 打气 双气缸打气筒 传统打气筒 活塞 打气筒 弹簧 曲柄滑块机构 双管打气筒 活塞配合 手摇手柄 输出气体 传动轴 传统的 双气缸 回弹 链接 气缸 左端 应用 | ||
本发明基于传统打气筒的诸多不足而设计的手摇式箱体双气缸打气筒。众所周知,传统的打气筒是通过一拉一压完成一个打气过程,打气效率不高,而且笨重。为了克服传统打气筒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手摇式箱体双管打气筒,就能解决这些不足。其特征在于:它采取了双气缸的结构,在传动轴上巧妙应用了曲柄滑块机构,使其能连续输出气体,并且本发明打气筒还在气缸的左端安装了弹簧与活塞配合,当活塞打气工作时,与活塞链接的弹簧同时发生回弹效应,节省手摇手柄的时间与力气。
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类技术领域,特别是采用了双缸和手摇,大大提高了打气筒的打气效率。
2、背景技术:
打气筒,是一种用于注入或补充各种轮胎和球类所需空气的工具。随着低碳出行的推进,人们节能减排的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骑行。也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骑行出游,倘若在路途远或郊外或人烟稀少的地方,遇到车胎气不足等故障时,人们骑起来将会很痛苦,此时需要用打气筒才行。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打气筒还是传统的手压式打气筒,必须要一拉一压才完成了一个充气过程,造成打气效率低,费时费力。且传统的打气筒外形不规则,笨重等原因造成不便携带或存放。
3、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打气筒使用时费时费力,不便携带或存放等不足,本发明将传统的手压式打气改为手摇式打气,同时把它设计成长方体形,使其造型变得规则,有效地解决了上述不足之处。
为实现上述的把手压式改为手摇式,本发明巧妙应用了曲柄滑块机构,利用固定在传动轴上短连接杆转动带动活塞连接杆做往返运动,而且两短连接杆成一百八十度安装,以实现一气缸在打气状态,另一气缸在蓄气,由于传动轴的一端设有手柄,因此把传统的手压式改为了手摇式。
所述传动轴装置设计旨在把传动轴设计成半弓字形轴,从而在一根轴上实现两个曲柄滑块运动。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所采取的方案是:它采取了双气缸的结构,在传动轴上巧妙应用了曲柄滑块机构,使其能连续输出气体;同时在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手柄,以实现手摇;并且本发明打气筒还在气缸的左端安装了弹簧与活塞配合,当活塞打气工作时,与活塞链接的弹簧同时发生回弹效应,节省手摇手柄的时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省时省力,造型规则,便于携带或存放,而且拆装方便,可连接不同类型的气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4、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使用流程图;
图中1、箱体2、端盖、3、锁扣18、手柄5、气门接口6、软导气管7、螺纹接口8、出气阀9、气缸10、弹簧11、进气阀12、打气活塞13、活塞连接杆14、短连接杆)15、传动轴承16、半弓字形传动轴
5、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描述说明。
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手摇式箱体双缸打气筒,包括1、箱体2、端盖、3、锁扣18、手柄5、气门接口6、软导气管(软导气管一端有螺纹,另一端有气门接口)7、螺纹接口8、出气阀(出气阀一端有螺纹)9、气缸10、弹簧(安装在气缸和活塞之间)11、进气阀12、打气活塞13、活塞连接杆(两端分别于与活塞和短连接杆铰链连接)14、短连接杆(一端安装固定在半弓字形传动轴上,一端与活塞连杆铰链连接)15、传动轴承16、半弓字形传动轴(一端与轴承连接,另一端设有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未经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94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杆抽油泵与地面驱动螺杆泵组合式抽油系统
- 下一篇:一种稳定的氮气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