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夹装组件及其围压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7579.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17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娄培杰;梁书玲;李成杰;冯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9/00 | 分类号: | E21B49/00;G01N3/24;G01N23/04;G01N3/04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天雄 |
地址: | 23200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底座 连接螺杆 下底座 螺孔 大齿 夹装 可快速拆装 安装通槽 上安装孔 实验装置 限位通槽 安装环 上通孔 花键 围压 小齿 旋合 齿轮传动结构 啮合 凸出螺杆 下安装孔 主驱动轴 花键槽 可转动 驱动轴 下通孔 螺纹 内孔 装配 穿过 配合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夹装组件,包括,下底座、连接螺杆、上底座,下底座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杆旋合的下底座螺孔,且下底座上还设置有下通孔和下安装孔;连接螺杆顶部设有凸出螺杆表面的花键部分;上底座上设有与上底座螺孔,上底座螺孔内设有能与连接螺杆旋合的螺纹,且上底座螺孔内还设有与花键部分配合的花键槽;上底座上还设有上通孔和上安装孔;上底座顶部固定有安装环,安装环内设有安装通槽和限位通槽,安装通槽和限位通槽中分别安装有从动小齿和主动大齿,从动小齿和主动大齿相互啮合形成齿轮传动结构;上安装孔中安装有主驱动轴,主驱动轴穿过主动大齿的内孔与上通孔可转动装配。本发明还公开了包含有上述夹装组件的围压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岩石性能测试装置,特别是涉及用于夹装岩石试样的夹装组件。
本发明还一种含有上述夹装组件的围压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建设中,岩石会受到来自于岩土、水分等挤压而产生剪力,这会影响岩石的力学性能,故研究岩石的抗剪强度有助于为土木建筑提供设计参考。
而目前研究岩石抗剪强度的办法主要是对岩石试样施加围压,直到该围压将试样压裂为止,最后通过使试样产生剪切面的围压值就能推算出岩石的抗剪强度。
在公开号为CN103760028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实验时用岩石强度测试的围压加载装置,其主要是通过将试样固定在筒体中,然后对筒体内通入高压油,利用高压油产生高压来模拟岩石所受的围压,最后通过围压突破岩石的抗剪强度使岩石在剪切面产生位移即可。
在专利号为CN2007201849105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三轴试验围压加载筒,其同样是通过将试样固定在压力筒中,然后对压力筒通入高压油来实现测试岩石的抗剪强度。
申请人在将上述两件专利中记载的技术进行研究、实践后发现,上述两件专利中记载的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试样的安装、取出非常麻烦,专利号为CN2007201849105的专利技术中,没有细讲怎么讲试样固定在压力筒中的。而且申请人在实施时,发现,试样很难垂直放置在压力桶中,而且也很难进行固定;
在公开号为CN103760028A的专利技术中虽然设置有套环、立柱来将试样进行固定,但是由于其是首先将两个套环分别固定在试样两端,然后立柱通过螺纹与两个套环进行装配以达到装载试样的效果。然后再将装载有试样的套环、立柱组件通过套环外侧的螺纹与筒体内侧旋合对试样进行固定装配。这种方式虽然解决了岩石的安放、固定问题,但是在立柱将两个套环连接装配时是非常麻烦的,其必须保证每根立柱同步转动且两端与两个套环的装配长度相同,否则容易发生卡死。还有套环外侧与筒体内侧旋合时,由于筒体内的空间有限,缺少着力点,导致很难转动套环,使得套环的装卸十分不便,这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对套环进行装卸,严重地影响了试验效率 。
故申请人认为,设计出一种对试样夹装方便且能够提高试样前期夹装、后期取出效率的实验装置或相应组件是十分必要的,其能够有效提高试验的效率,节约操作者精力。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夹装组件,其能够实现快速拆装。
本发明还提供了基于上述夹装组件的围压实验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拆装的夹装组件,包括,下底座、连接螺杆、上底座,所述的下底座上设置有与连接螺杆旋合的下底座螺孔,且所述的下底座上还设置有下通孔和下安装孔;
所述的连接螺杆顶部设有凸出螺杆表面的花键部分;
所述的上底座上设有与上底座螺孔,所述的上底座螺孔内设有能与连接螺杆旋合的螺纹,且所述的上底座螺孔内还设有与花键部分配合的花键槽;
所述的上底座上还设有上通孔和上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75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