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皮肤抗菌防护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6246.8 | 申请日: | 2016-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99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苏晓明;杨毅;李乘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6/00 | 分类号: | A61L26/00 |
代理公司: | 山东三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308 | 代理人: | 肖太升;高洋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抗菌 防护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肤抗菌防护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皮肤抗菌防护膜液的主要原料组成:杀菌剂、无水乙醇、成膜基质、增塑剂、助溶剂、植物精油、海藻提取物、纯化水。本发明主要有效成分为杀菌剂、成膜基质,作为一种成膜型抗菌防护制剂,涂抹于皮肤后,可形成富有弹性、透明的胶膜,隔绝外界环境中的细菌,胶膜及其内部负载的杀菌抑菌成分可对皮肤进行持续保护,且透气、防水、防尘,不影响淋浴、游泳等日常与水接触,可用于切伤、割伤、擦挂伤、皲裂、倒刺等小伤口的救急抗菌防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皮肤抗菌的防护膜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抗菌防护膜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时会出现一些碰撞摩擦,导致一些小外伤,如擦伤、刺伤、割伤、抓伤、咬伤、挤伤、切伤等,人们在受伤的时候常会使用创可贴来包扎伤口,从而避免伤口感染。传统的创可贴能够压迫止血、保护伤口、避免伤口感染,具有体积小、携带便捷、使用简单等优点,但传统的创可贴在伤口不规则时不便于使用,且创面不能长时间接触水,如长时间接触水容易引起伤口感染,其所使用的胶布透气性差,人体局部正常分泌的水汽和汗液不能穿透这层胶布,容易对局部皮肤产生浸泡;而一些新型的如液体创可贴、液体敷料、伤口喷膜剂、液体保护膜、皮肤消毒膜液等可以改善传统创可贴使用时的局限性,具有防水、阻菌、透气、使用方便、利于观察伤口等优点,近年来国内外对这类新型的液体护创产品的关注越来越多。
新型液体护创类产品能够进一步满足人们日常伤口消毒杀菌救急护理需求,主要包括以下组成部分:液体中含有成膜材料,可在伤口处形成保护膜,起到防水、阻菌的作用;加入相应溶剂、助溶剂使成膜材料溶解、利于快速成膜;其他功能性物质,主要是增塑剂、助粘剂、抑菌剂或促进愈合的功能物质;充分结合成膜材料和增塑剂、抑菌剂等功能性物质的优异性能,能快速干燥并形成透气、防水、有弹性的保护膜,有效抑菌、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形成。
授权公告号为CN100553609C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皮肤表面隔离防护膜及其制备方法,该专利的主要技术方案为: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杀菌剂0.5%、二甲基硅氧烷聚醚高分子聚合物3% ~ 6%、纤维素羟乙基醚高分子聚合物1% ~ 4%、聚氨基酰胺2% ~5%、丙二醇1% ~ 3%、丙三醇4% ~ 7%、乙醇4% ~ 6%、茶树油0.1% ~ 0.4%、余量为水。该皮肤表面隔离防护膜负载了有效杀菌成分和皮肤营养成分,在皮肤表面所形成的膜层具有良好的隔离防护作用,能有效隔离皮肤表面可能接触到的各种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如酸、碱、重金属、有机物和微生物等,可达到4 ~ 6 h的长效杀菌与滋养,该防护膜用少量清水就能轻易去除,所以其防水性能还有待改进。
授权公告号为CN102058900B的发明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水性的创面防护用液体绷带及其制备方法,该液体绷带主要包括无水乙醇、乙酸乙酯、硝化纤维素、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棕榈酸异丙酯和维生素E乙酸酯,其优点是具有防水性、物理防护、促进伤口愈合等功能,安全环保、成膜速度快且使用简单方便、舒适性好,主要用于擦伤、割伤等皮肤浅表创面的防护,但该液体绷带涂抹在创面的使用过程中会有刺激性气味,影响使用的舒适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皮肤抗菌防护膜液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抗菌防护膜液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备而成:杀菌剂0.1% ~ 1.5%,无水乙醇45.5% ~ 70.0%,成膜基质6.3% ~ 20.0%,增塑剂0.5~ 3.5%,助溶剂0.5 ~ 2.0%,植物精油0.1 ~ 1.2%,海藻提取物0.2 ~ 1.3%,余量为水。
所述的杀菌剂为三氯羟基二苯醚、对氯间二甲基苯酚、三氯均二苯脲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的成膜基质为聚丙烯酸树脂。
所述的增塑剂为柠檬酸三丁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4000、聚乙二醇-6000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琛蓝海洋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624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清除丝状物的工具
- 下一篇:树木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