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摄像装置、具有摄像和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84828.2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037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光;王化鹏;王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思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415 | 代理人: | 陈蕾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摄像 装置 具有 指纹识别 功能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摄像和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摄像装置、一种具有摄像和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手机等终端在后壳上设置有镜头,用于进行图像采集。
随着手机保密性能的提高,在手机等终端中还会设置有指纹传感器,通过验证指纹确认用户身份。而指纹传感器一般也设置在后壳,这就使得后壳需要为镜头设置一个通孔,再为指纹传感器设置一个通孔,两个通孔不仅影响手机后壳结构的稳定性,还严重影响手机后壳的美观度。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终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摄像装置,包括:
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包括玻璃盖板;
指纹模组,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上。
可选地,所述指纹模组包括:
感应模块,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上,用于感应指纹信息;
处理模块,电连接于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终端的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处理模块包括:
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感应模块,用于将所述指纹信息传输至集成电路;
所述集成电路,设置在所述柔性电路板上,用于对所述指纹信息进行处理;
连接器,电连接于所述集成电路和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处理结果传输至所述处理器。
可选地,所述柔性电路板黏结于所述玻璃盖板的边缘,以与所述感应模块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指纹模组包括电容传感器,所述电容传感器包括感应电极,所述感应电极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上。
可选地,所述感应电极的材料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纳米银浆、碳纳米管。
可选地,所述纳米银浆或碳纳米管通过蚀刻工艺或镭射工艺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中。
可选地,所述指纹模组包括射频信号收发器,所述射频信号收发器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上。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具有摄像和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包括上述摄像装置,还包括:
后壳,其中,在所述后壳中设置有通孔,所述摄像模组与所述通孔相对应。
可选地,所述玻璃盖板可相对于所述后壳移动。
可选地,所述玻璃盖板的长度大于所述通孔的半径。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由于指纹模组和摄像模组是设置在同一结构中的,因此可以仅在手机后盖上为摄像装置开设一个通孔,而无需为摄像模组和指纹模组分别设置通孔,从而减少了手机后壳中通孔的数量。而且也无需单独制作指纹模组后再组装于手机后壳,由于指纹模组的颜色无法与手机后壳颜色完全一致,因此本实施例减少了手机后壳上与后壳颜色不同的区域,提高了手机后壳的美观度,并且简化了后壳的制作工艺,提高了手机结构的稳定程度以及美观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摄像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摄像装置的示意结构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具有摄像和指纹识别功能的终端的示意结构图。
图4是图3所示终端沿AA’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3所示终端通孔处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移动玻璃盖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摄像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所示,摄像装置包括:
摄像模组14,所述摄像模组14包括玻璃盖板12;
在一个实施例中,玻璃盖板可以为圆形或矩形的玻璃材料。
指纹模组13,设置在所述玻璃盖板12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指纹模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指纹信息,例如检测指纹的谷脊信息,或向手指发出射频信号根据反射信号确定指纹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翻盖手机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支架组件及移动终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