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4678.5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340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闫鹏;张扬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庆龙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伺服系统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 ||
1.一种纳米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基于纳米伺服系统的实验数据获得P-I迟滞模型;
S2、基于梯度自适应控制算法在线辨识所述P-I迟滞模型中的参数,并获得参数已知的估计P-I迟滞模型;
S3、基于所述估计P-I迟滞模型获得自适应逆控制器;以及
S4、基于所述自适应逆控制器,控制所述纳米伺服系统;
其中,所述P-I迟滞模型H[x]的表达式为:
y(t)=H[x](t)=aT·P[x](t)+wT·Fr[x](t) (1)
其中,y(t)为P-I模型的输出量;H[x](t)表示P-I模型的输出;aT=(a1,a3,a5,…,am)为P-I模型的参数向量;am为第m个参数,m为奇正整数,由迟滞特性决定;P[x](t)T=(x(t),x3(t),x5(t),…,xm(t))为P-I模型中输入电压的函数向量;x(t)为t时刻的输入电压;wT=(w1,w2,…,wn)为P-I模型的权值向量;为P-I模型中play算子Fr的函数向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S1.1、构建纳米伺服系统
通过计算机给定电压信号,电压信号经数据采集模块dSPACE中的D/A转换,发送至电压放大模块进行功率放大,将放大后的输入电压信号施加至压电执行器,通过压电执行器推动中心平台运动,激光干涉仪读取所述中心平台的位移数据,将所述位移数据经数据采集模块dSPACE存储至计算机;
S1.2、构建P-I迟滞模型
基于所述位移数据和电压信号进行图形展示,根据所述图形中的迟滞不对称特性,建立P-I迟滞模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梯度自适应控制算法包括:
S2.1、基于所述P-I迟滞模型建立估计P-I迟滞模型;
S2.2、给定所述P-I迟滞模型的阈值和play算子输出量的初始值,并对纳米伺服系统施加电压信号,基于所述估计P-I迟滞模型,获得估计的输出量;
S2.3、基于所述估计的输出量与实际的位移数据,获得所述P-I迟滞模型的估计误差;以及
S2.4、对所述估计误差基于梯度自适应控制算法对所述P-I迟滞模型的参数进行辨识,获得参数已知的估计P-I迟滞模型。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米伺服系统的自适应逆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基于所述参数已知的估计P-I迟滞模型,获得其逆模型;以及
S3.2、将参考轨迹函数代替所述参数已知的估计P-I迟滞模型的输出量,获得自适应逆控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46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表式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整车异常功能检查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