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文稿编辑工具中元素层级的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3144.0 | 申请日: | 2016-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19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T11/60 | 分类号: | G06T11/6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51053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稿 编辑 工具 元素 层级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文稿编辑工具中元素层级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在监测到画布中的元素进行层级变更操作时,根据层级变更操作修改元素的层级属性值;当监测到画布中元素的层级属性值被修改时,将设定标记位的值确定为第一标记值;当确定画布当前处于空闲状态且检测到设定标记位的值为第一标记值时,根据画布中各元素当前的层级属性值的排序确认各元素的显示属性值;根据各元素的显示属性值,刷新各元素的层级渲染。利用该方法,在元素发生层次变更操作时,能够保证画布中各元素的层级值一直与界面视觉上呈现的层次渲染保持一致,有效降低层级管理时的资源占用率以及层级渲染的错误率,很大程度提高了文稿编辑工具开发层面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文稿编辑工具中元素层级的管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文稿编辑工具如微软公司的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PPT),是一款人们工作和学习中经常用到的办公软件,用户基于文稿编辑工具可进行文稿编辑,并可将编辑的内容展示给他人。在目前流行的智能教学白板中,也安装有类似的文稿编辑工具,能够供教学者对教学内容进行编辑和展示。
一般地,可将文稿编辑工具中进行编辑的最小单位称为画布(如PPT中一个可编辑的幻灯片页面),还可将画布内能够随意移动和编辑的单个对象(如单个的文本框、图片、表格以及视频等)称之为元素。在进行文稿编辑时,如果画布中存在多个元素,则文稿编辑工具就需要考虑先显示哪个元素,再显示哪个元素,从而涉及到元素的层级管理。
传统的层级管理方法,考虑为画布中的元素设置一个整数型的层级编号,如,当元素1添加至画布中时,初始设置其层级编号为1,同样,可以将画布中元素2、元素3以及元素4的编号初始设置层级编号分别为2、3和4,并对各元素的层级编号进行记录,由此当画布上元素的放置位置重叠时,可直接根据各元素的层级编号与渲染框架进行交互,实现元素的层次渲染。该方法的缺陷在于,人为改变或编辑工具主动改变一个或多个元素在画布中的显示层次时,为了保证对画布中元素层次渲染时不发生错误,需要对画布中所有元素的层级编号进行更新并重新记录,由此增大了文稿编辑工具对CPU及内存资源的消耗。
另一种常用的层级管理方法,考虑为画布中的元素设置一个浮点型的层级编号,该层级管理方法可描述为:在画布中元素1、元素2、元素3以及元素4当前的层级编号分别为1、2、3和4时,如果对元素4的显示层次进行了调整,如将元素4置于元素1和元素2之间,则无需变更其他元素的层次编号,只需将元素4的层次编号调整为1~2之间的一个小数值,如1.5即可。该方法尽管降低了CPU及内存资源的消耗,却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即,其层次编号不能直接与渲染框架信息交互,在按层级对元素渲染前,需要强制刷新各元素在画布UI界面上的显示,否则渲染出的元素层次效果将与用户期望的存在效果差别,降低文稿编辑工具的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文稿编辑工具中元素层级的管理方法及装置,能够在合理消耗CPU和内存资源的前提下,保证画布中各元素的层级值一直都与画布UI界面视觉上呈现的层次渲染保持一致。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稿编辑工具中元素层级的管理方法,包括:
在监测到对文稿编辑工具画布中的至少一个元素进行层级变更操作时,根据所述层级变更操作修改所述至少一个元素的浮点型的层级属性值;
如果监测到所述画布中至少一个元素的层级属性值被修改,则将设定标记位的值确定为第一标记值;
当确定所述画布当前处于空闲状态且检测到所述设定标记位的值为第一标记值时,根据所述画布中各元素当前的层级属性值的排序确认各元素的显示属性值;
根据各元素的显示属性值,刷新所述画布中各元素的层级渲染。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稿编辑工具中元素层级的管理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广州视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31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