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LS‑SVM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时变预设性能控制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1180864.1 申请日: 2016-12-19
公开(公告)号: CN106773691B 公开(公告)日: 2018-03-30
发明(设计)人: 代洪华;魏才盛;马川;汪雪川 申请(专利权)人: 西北工业大学
主分类号: G05B13/04 分类号: G05B13/04
代理公司: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61200 代理人: 齐书田
地址: 710072 陕西*** 国省代码: 陕西;6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基于 ls svm 高超 声速 飞行器 自适应 预设 性能 控制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飞行器自适应控制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LS-SVM的高超声速飞行器自适应时变预设性能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对包含未知非线性动力性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自适应控制,现有的控制方法基本采用如下两个步骤进行相关控制系统设计[1],[2]

A.借助于神经网络对任意非线性良好的逼近特性,首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未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行估计;

B.基于辨识的非线性动力性模型,采用退步控制[3]、滑模控制[4]等设计相应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自适应控制。

现有的控制方法虽然能够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自适应鲁棒控制,但是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控制方法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首先,基于神经网络的未知非线性模型逼近算法存在训练参数多、计算复杂度高、容易陷入局部最优等缺点,因此对于快动态高超声速飞行器,在线实施可行性较低。因此需要低复杂度的未知非线性模型在线逼近算法。

其次,现有的控制方法只关注在设计的控制器下,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是稳定的,并不关注相应控制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从而导致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虽然是稳定的,但是容易出现大超调、稳态误差大等稳态。因此为了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高精度控制和保性能控制,需要新的控制技术来实现飞行器全程预设性能控制。

对于低复杂度的未知非线性模型辨识/逼近算法,基于统计学理论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机器学习理论由Suykens和Vandewalle提出[5],该理论具有小样本高可信度、全局最优、训练参数少等优点[6],因此适于快动态高超声速飞行器在线快速辨识未知非线性动力学模型。

对于实现对高超声速飞行器全飞行过程的保性能控制,为了克服Bechlioulis和Rovithakis0提出的固定参数预设性能函数对未知初始状态/偏差和控制精度上的保守性,需要提出一种新的预设性能函数,从而在保证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系统稳定性前提下,最大程度上提升系统的瞬态和稳态性能。

参考文献如下:

[1]Xu B,Shi Z K.An overview on flight dynamics and control approaches for hypersonic vehicles[J].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s,2015,58(7):1-19.

[2]Xu B.Robust adaptive neural control of flexible hypersonic flight vehicle with dead-zone input nonlinearity[J].Nonlinear Dynamics,2015,80(3):1509-1520.

[3]Chen M,Tao G,Jiang B.Dynamic surface control using neural networks for a class of uncertain nonlinear systems with input satur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2015,26(9):2086-2097.

[4]Xu H,Mirmirani M D,Ioannou P A.Adaptive sliding mode control design for a hypersonic flight vehicle[J].Journal of guidance,control,and dynamics,2004,27(5):829-838.

[5]Suykens J A K,Vandewalle J.Least squares support vector machine classifiers[J].Neural processing letters,1999,9(3):293-300.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8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