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海上补给机构试验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80546.5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28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程源;张玲珑;胡发国;王祺;赵天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1/08 | 分类号: | F15B11/08;F15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徐立 |
地址: | 430084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压控制系统 比例流量 连通 换向模块 工作油口 海上补给 液压马达 试验装置 出油口 供油口 回油口 进油口 油口 液压控制技术 实际工况 主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补给机构试验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该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换向模块和比例流量模块,换向模块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液压马达的第一油口连通,换向模块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液压马达的第二油口连通,换向模块的出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比例流量模块用于调节液压马达的流量,比例流量模块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主压供油口连通,比例流量模块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换向模块的进油口连通,比例流量模块的进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辅压供油口连通,比例流量模块的出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本发明解决了无法模拟海上补给机构的多种实际工况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海上补给机构试验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海上补给机构是补给船上的重要机构之一,其架设在补给船和被补给船之间,以将补给物资从补给船运送至被补给船上。
海上补给机构在工作时,由于海况较为复杂,索道容易因补给船和被补给船的晃动而随之产生相应的晃动,所以为了保证海上补给机构能够在各种海况下正常工作,在海上补给机构投入使用前,需要利用海上补给机构试验装置对其进行检验,常见的实验装置主要包括驱动绞车、动滑轮组和油缸,在实验时,驱动绞车上的钢丝绳通过动滑轮组与待检测海上补给机构连接,动滑轮组安装在油缸组件的活塞杆上,当油缸组件的活塞杆运动时,动滑轮组随之运动,从而使得动滑轮组带动钢丝绳晃动,进而达到模拟实际工作状况的目的。
然而,由于油缸的运动模式只有伸长和缩短两种,导致动滑轮组只能沿固定的直线轨迹往复运动,所以现有的试验装置只能模拟单一的实际工况,无法达到模拟海上补给机构的多种实际工况的作用。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无法模拟海上补给机构的多种实际工况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补给机构试验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海上补给机构试验装置的液压控制系统,适用于控制海上补给机构试验装置的液压马达,所述液压马达为双向马达,所述液压控制系统包括:换向模块和比例流量模块,
所述换向模块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换向模块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换向模块的出油口与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
所述比例流量模块用于调节所述液压马达的流量,所述比例流量模块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主压供油口连通,所述比例流量模块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换向模块的进油口连通,所述比例流量模块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辅压供油口连通,所述比例流量模块的出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
所述换向模块包括第一截止阀、第二截止阀、第三截止阀和第四截止阀,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比例流量模块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二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二油口连通,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比例流量模块的第一工作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截止阀的第一油口与所述液压马达的第一油口连通,所述第四截止阀的第二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
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比例流量模块包括三位四通先导比例阀和主阀,所述三位四通先导比例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辅压供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先导比例阀的出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回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先导比例阀的第一工作油口与所述主阀的第一控制油口连通,所述三位四通先导比例阀的第二工作油口与所述主阀的第二控制油口连通,所述主阀的进油口与所述液压控制系统的主压供油口连通,所述主阀的出油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截止阀的第二油口和所述第三截止阀的第二油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805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顶管机蓄能器独立控制的泥水自动关闭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