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导式油雾密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8332.4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85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万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白合轴承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7/32 | 分类号: | F16N7/32;F16J15/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02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导 式油雾 密封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导式油雾密封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间隙式密封油雾溢出大、接触式密封易磨损与发热,强排油雾难于与油槽气压均衡,均导致密封失效的缺点。一种疏导式油雾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油槽上设置油雾密封装置;油雾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盖、集油箱、抽油管和密封盖溢油管,在密封盖密封面上开有旋向与转动轴转动方向相反的螺纹齿结构,螺纹齿结构与转动轴存在间隙;(2)机组转动时,利用流体粘性、机组转动方向、螺纹齿的旋向配合,将密封面上存在的油气压入油槽溢油管或密封齿间溢油管,引入集油箱;(3)机组停机后,用抽油泵将集油箱内的润滑油通过抽油管抽回油槽,避免机组起机时轴承缺油。
技术领域
本发明适用于滑动轴承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疏导式油雾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在立式旋转电机上,轴承油槽盛装润滑油,用于润滑导轴承或推力轴承。电机旋转,轴承工作并搅动油槽内油流动,从而在油槽内形成油雾。
通常情况下,轴承油槽设置有密封盖,以阻止油槽内油雾溢出,避免污染电机与环境。现有密封采取间隙式密封或随动接触式密封。
间隙式密封的一种典型结构为迷宫式密封,通过在密封面开出数圈凹槽(或凹槽内填充软性耐磨材料),以加大油雾通过密封间隙时的阻力而达到密封效果,参见《水轮发电机设计与计算》,第五章第六节。这种结构对密封具有一定效果,但油雾溢出大。
作为间隙式密封的一种改进形式,随动接触式密封(专利号94109382.4:防止油、水、氢泄漏机构)应运而生。这种结构密封材料采用耐磨材料,密封块背部安装有弹簧,将密封块压在旋转动轴上。轴转动时密封与轴间无间隙,保证无油雾溢出。但实际运行中,特别是随机组转速升高,密封大量失效。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轴运动面与密封静面相对速度过高时,密封磨损快速加大,最终导致密封间隙扩大而失效。这种接触式密封还存在接触面摩擦发热的缺点,曾出现因摩擦发热量过大引起热套转子膨胀导致脱落的重大事故。
另一种密封改进方式为除设置有间隙密封或随动密封外,外增加抽油雾装置,其思路为将油槽内集聚的油雾用泵抽出,并通过过滤装置过滤后,油排回油槽,气排入大气。由于气压变化大,难于掌握,并存在强制动力,导致不是抽吸能力过大,强制形成油雾溢出就是抽吸能力过弱,达不到抽吸作用,密封无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通过大量实验研究提炼出的一种疏导式油雾密封方法,与传统密封“堵”的思路相反,其核心思路是在“疏”和“导”,是治水思路在密封上的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疏导式油雾密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油槽上设置油雾密封装置;油雾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盖、集油箱、抽油管和密封盖溢油管,在密封盖密封面上开有旋向与转动轴转动方向相反的螺纹齿结构,螺纹齿结构与转动轴存在间隙;
(2)机组转动时,利用流体粘性、机组转动方向、螺纹齿的旋向配合,将密封面上存在的油气压入油槽,油槽油雾压力升高,多余的油通过与油槽连通的密封盖溢油管引入集油箱;
(3)机组停机后,用抽油泵将集油箱内的润滑油通过抽油管抽回油槽,避免机组起机时轴承缺油。
进一步地,在步骤(3)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
(a1)步骤(1)中,所述油雾密封装置还包括密封齿间溢油管,密封盖密封面上还开有旋向与转动轴转动方向相同的第二螺纹齿结构,所述第一螺纹齿结构和第二螺纹齿结构的高度不同,机组转动时,上述两个螺纹齿结构中位于下方的螺纹齿结构与机组转动方向相反时,执行上述步骤(2);机组转动时,上述两个螺纹齿结构中位于下方的螺纹齿结构与机组转动方向相同时,执行下步骤(a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白合轴承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白合轴承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83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顶灯(圆)
- 下一篇:香薰加湿灯(SJ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