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栅极驱动集成电路及包括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8191.6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5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朴浚圭;权淳英;李信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20 | 分类号: | G09G3/2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蔡胜有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栅极 驱动 集成电路 包括 显示装置 | ||
公开了一种栅极驱动集成电路及包括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显示装置。所述栅极驱动集成电路包括:用于起始脉冲调制器,所述起始脉冲调制器接收在第一逻辑电平与第二逻辑电平之间交替的起始脉冲或前端进位脉冲,以输出通过调制所述起始脉冲或所述前端进位脉冲的逻辑电平移位时间而产生的调制起始脉冲或调制进位脉冲;和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用于接收并依次输出所述调制起始脉冲或所述调制进位脉冲,其中所述起始脉冲调制器还用于在所述起始脉冲或所述前端进位脉冲的逻辑电平为处于所述第一逻辑电平与所述第二逻辑电平之间的第三逻辑电平的时间,输出具有所述第二逻辑电平的调制起始脉冲或调制进位脉冲。
本申请要求于2015年12月30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89207的权益,在此援引该专利申请作为参考,如同在这里完全阐述一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栅极驱动集成电路(IC)及包括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导向社会的发展,对于显示装置的各种需求逐渐增加。因此,近来诸如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或有机发光显示装置之类的各种显示装置日益重要。
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栅极驱动器。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域和非显示区域。显示区域包括多条数据线、多条栅极线、以及多个像素,多个像素分别设置在数据线和栅极线的交叉部分中。当给栅极线提供栅极信号时多个像素通过数据线被提供数据电压。像素根据数据电压发射具有某一亮度的光。非显示区域设置在显示区域附近。
栅极驱动器可包括多个栅极驱动IC,栅极驱动IC可安装在栅极柔性膜上。每个栅极柔性膜可以是覆晶薄膜型。栅极柔性膜可通过使用各向异性导电膜贴附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域上,因而栅极驱动IC可连接至非显示区域。
第一栅极驱动IC从时序控制器接收栅极起始脉冲(GSP)并依次输出p个(其中p是正整数)栅极信号(G1到Gp)。第二栅极驱动IC接收栅极信号(Gp)(其是第一栅极驱动IC的最后一个输出)作为栅极起始脉冲并依次输出p个栅极信号(Gp+1到G2p)。这样,第N+1(其中N是正整数)栅极驱动IC接收栅极信号(其是第N栅极驱动IC的最后一个输出)作为栅极起始脉冲。
第N栅极驱动IC通过使用玻璃上线(line-on glass,LOG)结构连接至第N+1栅极驱动IC。由于显示面板和线中发生的寄生电阻和寄生电容分量,N+1栅极驱动IC接收经由栅极信号(其是来自第N栅极驱动IC的最后一个输出)的延迟而获得的栅极信号作为栅极起始脉冲。
因此,在第N栅极驱动IC最后输出的栅极信号与从第N+1栅极驱动IC输出的第一栅极信号之间产生时间差,在第N栅极驱动IC与第N+1栅极驱动IC之间产生了模糊缺陷(dimdefect),其中用户看到与栅极线平行的水平线。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基本上克服了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多个问题的栅极驱动集成电路(IC)及包括栅极驱动集成电路的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在栅极驱动IC之间产生模糊缺陷的栅极驱动IC及包括栅极驱动IC的显示装置。
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列出本发明的附加特征和优点,这些特征和优点的一部分根据下面的描述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通过本发明的实施领会到。通过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具体指出的结构可实现和获得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他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乐金显示有限公司,未经乐金显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81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型硅胶密封圈
- 下一篇:一种防止橡胶波纹管撕裂的机械密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