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光增强的Tm3+掺杂氧化镥基透明陶瓷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6592.8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8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亮亮;张家骅;张霞;郝振东;潘国徽;武华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4B35/50 | 分类号: | C04B35/50;C04B35/64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王丹阳 |
地址: | 130033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光 增强 tm3 掺杂 氧化 透明 陶瓷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光增强的Tm3+掺杂氧化镥基透明陶瓷及制备方法,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解决现有Lu2O3:Tm3+透明陶瓷的激光输出效率低,其发光强度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一种发光增强的Tm3+掺杂氧化镥基透明陶瓷,其化学式为:(Lu1‑x‑y‑zMxTmyRez)2O3,其中,M为Sc、Y、La、Gd、Zr和Hf中的一种或多种,Re为Er或Yb,x、y、z为元素摩尔分数,0≤x<0.5,0.001≤y≤0.1,0<z≤0.03,0<z/y<1,0<x+y+z≤0.5。该透明陶瓷通过引入微量的Er3+或Yb3+离子,能够有效增强Tm3+掺杂Lu2O3基透明陶瓷在~2μm处的发射,有利于提高~2μm固体激光器的光电效率和发射功率。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发光增强的Tm3+掺杂氧化镥基透明陶瓷的制备方法,得到的陶瓷能够与商用激发光源的波长位置更好的匹配,实现发光的增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增强的Tm3+掺杂氧化镥基透明陶瓷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μm激光主要指中心输出波长位于2μm附近的激光,主要应用在医学临床、激光雷达与测距、光电对抗三大领域。在医学领域,目前~2μm激光刀已经被认可,在泌尿科、耳鼻喉科、神经外科等领域已经获得广泛应用,并在不断扩展应用范围。在激光雷达与测距领域,~2μm激光已经应用于遥感测绘、气体探测、自由空间通讯等方面。在光电对抗领域~2μm激光已经应用于红外热追踪伪装、光参量振荡获得3-5μm激光等方面。
为了获得连续输出的~2μm激光,改善能量利用效率,Tm3+掺杂的Lu2O3材料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Tm3+在Lu2O3基质中的吸收位置位于796 nm,与商用的成熟泵浦光源相吻合。Tm3+的另一个优点就是存在(3H4,3H6)→3F4能级的交叉弛豫过程,该过程可以保证Tm3+每吸收一个796nm的泵浦光子,就可以产生两个激光光子。因此Lu2O3:Tm3+激光介质量子效率高,有望实现连续的高效~2μm激光输出。
目前激光介质主要是使用稀土离子掺杂的晶体,但是由于Lu2O3的熔点高达 2400℃,目前只有少数实验室能够制备Lu2O3单晶,离商用化还有很大距离,因而与单晶具有相似性质的透明陶瓷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单晶相比,透明陶瓷具有很多优势,例如透明陶瓷通过粉体成型技术,可实现各种复杂的形状,并且可以在远低于熔点的温度下烧结制得。此外透明陶瓷还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可以制作大尺寸等优点。目前稀土离子掺杂的透明陶瓷已经在大尺寸激光介质、闪烁体等领域得到应用,将来有望逐步取代单晶材料。但现有Lu2O3:Tm3+透明陶瓷的激光输出效率还不是很高,其发光强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Lu2O3:Tm3+透明陶瓷的激光输出效率低,其发光强度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发光增强的Tm3+掺杂氧化镥基透明陶瓷及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65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