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连梁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75145.0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2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朱松晔 | 申请(专利权)人: | 香港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C3/20 | 分类号: | E04C3/2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中国香港***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弹性 形状 记忆 合金 复位 | ||
1.一种基于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的自复位连梁的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所述自复位连梁安装在两墙肢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两钢筋混凝土连梁段(2),以及连接该两钢筋混凝土连梁段(2)的自复位连梁段(1);自复位连梁段(1)呈O形状;两钢筋混凝土连梁段(2)分别浇筑或预制装配在所述两墙肢上;自复位连梁段(1)由超弹性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钢筋混凝土连梁段(2)的屈服承载力要大于自复位连梁段(1)的屈服承载力;钢筋混凝土连梁段(2)内预埋有工字形型钢(6),自复位连梁段(1)通过高强螺栓(5)与工字形型钢(6)固定连接;自复位连梁段(1)和工字形型钢(6)之间垫设有端板(3);
工字形型钢(6)与钢筋混凝土连梁段(2)还通过抗剪栓钉(4)固定;
工字形型钢(6)的上下翼缘和腹板上均设置有抗剪栓钉(4);
自复位连梁段(1)的抗弯承载力M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fy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强度;b为自复位连梁段(1)的宽度;t为自复位连梁段(1)的厚度;
自复位连梁段(1)的抗剪承载力F通过以下公式计算:
其中,fy为形状记忆合金的相变强度;b为自复位连梁段(1)的宽度;t为自复位连梁段(1)的厚度;D为自复位连梁段(1)的跨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工字形型钢(6)与端板(3)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复位连梁段(1)两侧壁与两端板(3)分别通过高强螺栓(5)锚固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形状记忆合金为Au-Cd、Ag-Cd、Cu-Zn、Cu-Zn-Al、Cu-Zn-Sn、Cu-Zn-Si、Cu-Sn、Cu-Zn-Ga、In-Ti、Au-Cu-Zn、Ni-Al、Fe-Pt、Ti-Ni、Ti-Ni-Pd、Ti-Nb、U-Nb或Fe-Mn-S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香港理工大学,未经香港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51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