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蕨菜孢子高效繁殖育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3797.0 | 申请日: | 2016-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72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房世平;秦国鹏;杨忞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4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蕨菜 孢子 高效 繁殖 育苗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培植领域,具体说是一种蕨菜孢子高效繁殖育苗方法。
背景技术
蕨菜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间隙地及草山地,具有庞大的地下根茎,可防止水土流失;地上叶柄和幼叶可作野菜食用,具有驱风湿、安神、利尿等功效,以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受人们喜爱。由于野生蕨菜具有特殊清香味、极少受到污染且具有诸多功能,目前已成为我国外贸中药土产出口商品之一,在国外享有“山珍之王”的美誉。
蕨菜属于高等孢子植物,它没有种子,只能靠孢子和根状茎无性繁殖,而根状茎繁殖周期长,繁殖难度大,最短3年才能收获,一般不采用此种方法进行繁殖,现有技术中较多采用孢子繁殖,但是孢子繁殖也同样存在不足,比如:成苗周期过长,成苗率低的问题。专利申请号2015104570579公开了“一种蕨菜孢子育苗技术”该本发明蕨菜孢子育苗技术具有稳定性高,可控性强的优点,操作性强,能够有效缩短蕨菜孢子的育苗周期,提高其成苗率和生根率,但是在一些栽培中,由于蕨菜幼苗不耐寒,而导致蕨菜春季上市晚,同时蕨菜中含有的致癌物质原蕨苷,经研究发现,通过焯水大部分可以去除,但是少量会随着食用而滞留在人体内,长期食用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伤害,现有技术均未提到解决此问题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提供一种蕨菜孢子高效繁殖育苗方法。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蕨菜孢子高效繁殖育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⑴、孢子采集:蕨菜叶缘的孢子群呈黄褐色时,采收孢子;
⑵、育苗基质制备:将死鱼去头、去内脏,清洗后,加入其总重量1.5倍的质量浓度为1.5%的柠檬酸溶液进行打浆,打浆后静置2-3小时,过滤,弃去滤渣,得浆液;按重量份数,10-15份浆液、5-9份草碳土、3-7份鱼骨粉、1.5-3.5份甜菜碱混合均匀,置于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0-15小时,每隔5个小时充氧一次,每次充氧量为1.5-2L,发酵完成后在55℃环境中烘干,粉碎过60目筛,置于育苗盘中,浇水至含水量为70-80%;
⑶、播种:将蕨菜孢子洗净后,沥干水分,放置在紫外灯下照射30-45min,取出后放入浓度为2.5mg/L的茉莉酸和2.5mg/L油菜素内酯的混合液中,浸泡处理30-40min,取出后放入恒温箱中,蓝光照射,温度恒定为30-40℃,待孢子苗长到2-3cm时,移至育苗基质中;
⑷、育苗:将油菜和水按重量比2:1的比例混合后榨汁,过滤,将滤液与浓度为2.5mg/LNa2SeO3按重量比2:3比例混合,制成富硒液;待孢子萌发后至原体上的精子器和颈卵器基本成熟,开始进入受精过程,此阶段每隔2天喷施富硒液一次,土壤水分控制在80%-95%;第一片孢子体叶展开后,随着叶位的提高,展叶速度加快,孢子体叶出齐后,每隔3天喷施富硒液一次,土壤水分控制在55%-60%,直至生出羽状叶片;
⑸、定值,当幼苗长至8-10cm高时,进行大田定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蕨菜孢子高效繁殖育苗方法,与传统蕨菜育苗方法相比,提高了蕨菜的孢子萌发率、成苗生根率,以及幼苗的抗寒性,在春季能够及早上市,而且通过对幼苗喷施的富硒液不仅补充了蕨菜中的硒元素含量,而且降低了蕨菜中致癌成分原蕨苷的含量,更加保证了食用的安全,同时提高了蕨菜的营养价值。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于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蕨菜孢子高效繁殖育苗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⑴、孢子采集:蕨菜叶缘的孢子群呈黄褐色时,采收孢子;
⑵、育苗基质制备:将死鱼去头、去内脏,清洗后,加入其总重量1.5倍的质量浓度为1.5%的柠檬酸溶液进行打浆,打浆后静置2小时,过滤,弃去滤渣,得浆液;按重量份数,10份浆液、5份草碳土、3份鱼骨粉、1.5份甜菜碱混合均匀,置于发酵罐中,进行有氧发酵,发酵时间为10小时,每隔5个小时充氧一次,每次充氧量为1.5L,发酵完成后在55℃环境中烘干,粉碎过60目筛,置于育苗盘中,浇水至含水量为7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庆阳敦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37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