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绘画类三维载体可触摸唐卡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73240.7 | 申请日: | 2016-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25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武睎艨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睎艨 |
主分类号: | B44C5/04 | 分类号: | B44C5/04;B44C1/22;B44C1/18;B44C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绘画 传统绘画 可触摸 二维平面 三维 制作 贵金属 布面 加工配件 模型文件 图案上色 丙烯 抛光 勾线槽 刻线槽 粘连 工艺美术 底色 矿物 绘图 颜料 质膜 搭配 单调 配件 触摸 造型 灵活 | ||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工艺美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绘画类的,可触摸的,唐卡工艺。传统唐卡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传统绘画唐卡无论是采用黄金、矿物、丙烯为颜料,都会存在触摸掉色的问题;2.传统绘画唐卡无论大小,只绘画在布面二维平面载体上;3.传统绘画唐卡形式单调;本发明可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绘画的唐卡可触摸永不掉色,在三维载体的曲面上进行绘画,由于打破二维平面载体的形式,并且搭配贵金属材质进行设计,使造型丰富,形式灵活多变。方案要点:1.绘图2.制作模型文件3.制作载体及配件4.刻线槽5.上底色6.抛光7.勾线槽8.图案上色9.质膜10.加工配件11.粘连。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艺美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绘画类的,可触摸的,唐卡工艺。
背景技术
在中国美术史中,西藏绘画独树一帜,它依附于宗教文化,有着浓郁的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是人类艺术
历史的一朵奇葩。
唐卡,既藏区卷轴绘画,藏民族绘画艺术,区别于壁画,可携带;同时区别于刺绣、堆绣、缂丝等工艺,
是绘画作品。
唐卡艺术凝聚着藏族人民的虔诚信仰和非凡智慧,它用人间最鲜艳的颜色去描绘那穿越了千年的西藏文明
传统唐卡的制作流程大致分为以下几步:
1.选择尺寸合适的画布,一般为白色、乳白色的棉布或麻布,根据尺寸剪裁拼接,然后将其润湿,缝在四
根细木条上,再用麻绳绷在特质的井字形木框上,画布与木框需要保留三到五厘米的距离。接着用胶水刷
画布,堵上所有的空隙,晾干后用白垩土混合骨胶均匀的刷在布上,晾干后用圆石反复打磨平整。
画出主要定位线,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和其他任何需要标出的轮廓线。用炭笔画出草图,
再用冲淡的墨水勾一遍墨线。之后按照勾勒的图案用矿物颜料或丙烯颜料填色,先浅色后深色。
以上完成后,用研磨成泥状的黄金勾画图案线条边缘,填充相应装饰纹理。
如果是佛像题材,最后画眼睛。
绘制完成后,在画面四周缝裱锦缎,视规格尺寸裁剪。
传统唐卡在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传统绘画唐卡无论是采用黄金、矿物、丙烯为颜料,都会存在触摸掉色的问题;
2.传统绘画唐卡无论大小,只绘画在布面二维平面载体上;
3.传统绘画唐卡形式单调;
本发明可解决以上三个问题,绘画的唐卡可触摸永不掉色,在三维载体的曲面上进行绘画,由于打破二维
平面载体的形式,并且搭配贵金属材质进行设计,使造型丰富,形式灵活多变。
发明内容
包括以下步骤:
1.绘图:绘制产品平面设计图;
2.制作模型文件:根据平面设计图绘制3D效果图及CAD模型文件;
3.制作载体及配件:使用CAD模型文件制作木质绘画载体造型,以及贵金属配件。
4.刻线槽:在制作出的木质载体上刻画出图案线槽;
5.上底色:用可渗入木质的颜料,在刻好线槽的木质载体上整体施加底色,彻底晾干,此过程需要执行两次;
6.抛光:用砂纸,硬刷子对渗入颜色的木质载体进行打磨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睎艨,未经武睎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73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三维立体图案的橡胶泥浮雕装饰板及其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美工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