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光学二次谐波测定铁电薄膜畴取向的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9482.9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445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钟向丽;张园;郭泉;王金斌;周益春;林福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55 | 分类号: | G01N21/55;G01N21/59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 |
地址: | 4111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光学 二次 谐波 测定 薄膜 取向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利用光学二次谐波测定铁电薄膜畴取向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透射测试系统和反射测试系统,所述透射测试系统包括激光发射模块、待测样品安装模块和透射激光接收模块,所述反射测试系统包括激光发射模块、待测样品安装模块和反射激光接收模块;
所述激光发射模块,用于发射入射激光、调整入射激光的偏振并将该入射激光聚焦到待测样品上;
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用于安装所述待测样品并旋转样品角度;
所述透射激光接收模块,用于聚焦所述待测样品经入射激光照射后产生的二次谐波、控制该二次谐波的偏振并测量该二次谐波的强度;
所述反射激光接收模块,用于反射和聚焦所述待测样品经入射激光照射后产生的二次谐波、控制该二次谐波的偏振并测量该二次谐波的强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发射模块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飞秒激光器(2)、二分之一波片(3)和第一透镜(4);
所述飞秒激光器(2)用于发射入射激光,所述二分之一波片(3)与一运动控制器(5)相连,用于调整入射激光的偏振,所述第一透镜(4)用于将入射激光聚焦到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上安装的所述待测样品上;
所述飞秒激光器(2)和所述二分之一波片(3)之间还设置有斩波器(6),所述二分之一波片(3)与所述第一透镜(4)之间还设置有长波通滤波片(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射激光接收模块包括依次顺序设置的第二透镜(8)、格兰棱镜(9)和PMT光电探测器(10),所述第二透镜(8)用于将二次谐波聚焦到所述PMT光电探测器(10)上,所述格兰棱镜(9)与所述运动控制器(5)相连,用于控制被探测到的二次谐波的偏振类型为p偏振或s偏振,所述PMT光电探测器(10)用于测量二次谐波的响应强度;
所述第二透镜(8)与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之间还设置有带通滤波片(11),所述带通滤波片(11)用于过滤二次谐波中混杂的基频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与所述带通滤波片(11)之间设置有固定反射镜Ⅰ(13)、固定反射镜Ⅱ(14)和活动反射镜(12),所述固定反射镜Ⅰ(13)、所述固定反射镜Ⅱ(14)、所述活动反射镜(12)、所述带通滤波片(11)、所述第二透镜(8)、所述格兰棱镜(9)和所述PMT光电探测器(10)依次顺序设置后组成所述反射激光接收模块,所述活动反射镜(12)安装在一活动镜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为一720°旋转样品架,所述720°旋转样品架由两个电动旋转台分别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组装而成,使得安装在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上的所述待测样品能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分别旋转36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外延生长的铁电薄膜,所述铁电薄膜的基底不产生二次谐波。
7.一种利用光学二次谐波测定铁电薄膜畴取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测样品安装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的边线上,通过激光发射模块向所述待测样品发射入射激光,根据所述待测样品对入射激光的透射率,选择透射激光接收模块或反射激光接收模块;
S2、固定入射光偏振类型为p偏振或s偏振,旋转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将所述待测样品在垂直于入射面方向旋转,探测不同旋转角度θ下,所述待测样品产生的不同偏振的二次谐波强度,建立二次谐波强度与旋转角度θ的依赖关系;
固定待测样品的旋转角度θ,旋转二分之一波片(3),改变入射光偏振角度探测该旋转角度θ下的所述待测样品产生的不同偏振的二次谐波强度,建立二次谐波强度与入射光偏振的依赖关系;
S3、根据所述步骤S2中的二次谐波强度,计算得到所述待测样品的各个畴取向分布及比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之前还包括定义所述系统的初始位置的步骤,该初始位置定义的条件为:入射激光偏振为p偏振且所述待测样品平行于所述待测样品安装模块(1)的边线。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样品为外延生长的铁电薄膜,所述铁电薄膜的基底不产生二次谐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通过以下公式建立入射光偏振角度样品旋转角度θ和二次谐波强度之间的依赖关系:
铁电薄膜材料在飞秒激光作用下发生二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其中dijk为材料的二阶非线性系数,E为入射光的电场;
建立实验室坐标系(x1,y1,z1)、样品坐标系(X,Y,Z)和晶格坐标系(X1,X2,X3),其中,在实验室坐标系(x1,y1,z1)中,z1轴沿着入射光方向,入射光的电场分量为在样品坐标系(X,Y,Z)中,X和Y分别沿着样品边缘,而在晶格坐标系(X1,X2,X3)中,铁电畴的取向为X3,且该铁电薄膜理论上存在的畴取向为N;
将二阶非线性系数dijk从晶格坐标系(X1,X2,X3)转换到样品坐标系(X,Y,Z)中,转换公式为:d′ijk=αilαjmαkndlmn,其中,(i,l=1,2,3)是样品坐标系和晶格坐标系转换角度的余弦;
将电场分量从实验室坐标系(x1,y1,z1)转换到样品坐标系(X,Y,Z)中,具体为:其中,γ为入射光与样品的夹角,为入射光偏振角度,θ为样品旋转角度;
则铁电薄膜中某一畴取向所产生的二阶非线性极化P2ω为:
因此铁电薄膜中该畴取向产生的p偏振和s偏振的二次谐波电场强度为:
其中,为菲涅尔系数;
由此得出铁电薄膜所产生的总的p偏振和s偏振的二次谐波强度为:
其中,ΔFi为某个畴取向所占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948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