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航天软件的软件可信性衡量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3897.5 | 申请日: | 2016-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05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翰诺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21/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信 航天 软件可信性 证据 衡量 软件生命周期 等级定义 等级评定 工程管理 管理活动 目标软件 生命周期 应用阶段 证据模型 可信性 分级 科研 量化 改进 保证 开发 | ||
1.一种面向航天软件的软件可信性衡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确定目标航天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划分为:软件开发阶段、软件提交阶段和软件应用阶段;软件开发阶段依次包括10个部分: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软件体系结构设计、软件支持工具和编程语言、详细设计、软件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软件确认测试、系统联试、软件更改、软件验证与确认以及软件安全性分析;
软件提交阶段包括两个部分:功能特性证据和性能特性证据;
(2)根据步骤(1)中确定出来的目标航天软件生命周期的各阶段,确定各阶段对应的软件可信证据,即采用的技术或措施;
软件开发阶段的软件可信证据:软件开发阶段的证据是在软件生产过程中的需求分析、设计以及编码与测试过程中,能够提供的与保障软件可信性相关的一系列证据,具体为:
软件需求规格说明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计算机辅助规格说明工具、逻辑/功能块图、顺序框图、有限状态机、时间Petri网和形式化方法;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故障检测和诊断、错误检测和纠错编码、失效断言程序设计、编程多样性、重试故障恢复机制、记录执行情况、适度降级、结构化方法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
软件支持工具和编程语言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经过认证的工具和经过认证的翻译程序;
详细设计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结构化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工具、防卫性编程、软件模块规模限制、信息隐藏/封装、子程序和函数的单入口/单出口、完全定义的接口、设计和编码标准以及结构化程序设计;
软件模块测试和集成测试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功能测试、基于结构的测试、性能测试、接口测试以及数据记录和分析;
软件确认测试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接口测试;
系统联试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模拟/建模、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接口测试;
软件更改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影响分析、重新验证变更的软件模块、重新验证受影响的软件模块、重新确认完整系统、软件配置管理以及数据记录和分析;
软件验证与确认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边界值分析、控制流分析、数据流分析、走查/设计评审、基于故障注入的软件分析(静态)、依据边界值分析的测试用例执行、性能测试、运行时错误检查、数据流测试、基于故障注入的软件测试(动态)、等价类别和输入分区测试以及基于结构的测试;
软件安全性分析部分对应的技术或措施为:故障树分析、失效分析、影响和关键度分析以及不同软件的共因失效分析;
软件提交阶段的功能特性证据:功能特性证据提供了软件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功能要求的满足程度;
性能特性证据:性能特性证据提供了软件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性能要求的满足程度;
软件应用阶段的可信证据是在软件实际使用过程中形成的与软件可信性相关的证据;
(3)根据步骤(1)和步骤(2),确定航天软件的可信证据表;
(4)根据航天软件可信等级的定义,初步确定待衡量的目标航天软件的可信等级k;
(5)如果步骤(4)中初步确定的目标航天软件的可信等级k=5,则该目标软件的最终可信等级为5,且合理度为1;如果步骤(4)中初步确定的目标航天软件的可信等级k<5,则进入步骤(6);
(6)令k的值加1,确定目标软件符合k可信级别的技术或措施的满足程度Pkij:
对于强制使用的技术或措施,如果目标软件中使用了该技术或措施,则相应的Pkij=1,否者Pkij=0;
对于推荐使用的技术或措施,如果软件中使用了该技术或措施,则相应的Pkij=0.8,否者Pkij=0.2;
对于是否采用不做要求的技术或措施,无论目标软件是否使用了该技术或措施,始终Pkij=0;
(7)根据步骤(6)中得到的结果,通过如下公式计算第i部分符合k等级要求的合理度Rki:
Pkij∈[0,1],i≤10,m=开发阶段第i部分所包含的技术/措施数量,k={2,3,4,5},Ni为k等级要求软件开发阶段第i部分中强制使用或推荐使用的技术数量;
(8)根据步骤(7)的计算结果,通过公式
Rki∈[0,1],Wki∈[0,1],其中k={2,3,4,5},计算所述目标软件被评为k可信等级的合理度Rk,其中Wki为组成所述目标软件等级评估合理度的各个阶段评估值的权重,Wk1~Wk10均为0.08,Wk11=Wk12=0.05,Wk13=0.1;
d为目标软件中实现的功能数量,D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规定要求实现的功能数量;
a为目标软件中达到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规定的性能要求的数量,A为需求规格说明书中所规定实现的性能要求数量;
c为应用阶段软件运行正常的次数,C为应用阶段软件运行的总次数;
(9)若Rk>0.9且k=5,则k=5为目标软件最终可信性等级,评价为该等级的合理度为R5;
若Rk>0.9且k<5,则返回步骤(6);
若Rk<0.9,则目标软件最终可信性等级为k-1,评价为该等级的合理度为Rk-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翰诺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翰诺信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38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