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63230.5 | 申请日: | 2016-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6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洪霞;刘静;立雯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77 | 分类号: | G01N33/577;G01N33/569;G01N33/543;G01N33/53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09 江苏省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近红外荧光 检测试剂 抗原 黄热病 试剂条 玻璃纤维素膜 生物技术领域 硝酸纤维素膜 患者标本 检测技术 免疫荧光 吸水纸 样品垫 检测 包被 背板 加样 抗体 尿液 痰液 探针 样本 | ||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本发明提供一种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包括位于背板上的试剂条,试剂条从加样端开始依次为样品垫、标记有免疫荧光探针的玻璃纤维素膜、包被有LP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本发明所提供的检测试剂盒以患者的尿液或痰液作为检测样本,结合近红外荧光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的检测出患者标本中特异性、可溶性LP抗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黄热病(yellow fever)是一种以发热、黄疽、出血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川。近代以来由于环境破坏、国际旅游增加以及黄热病疫情国家的疫苗覆盖率降低,1979年起,黄热病重新开始在非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暴发流行,据估计全世界每年实际有200000患者,死亡人数达30 000,而只有一小部分得到确诊。虽然口前我国未见黄热病的大规模流行,但是在我国南方的某些地区地理条件与黄热病高发区域相似,并存在对黄热病毒敏感的宿主动物及埃及伊蚊等媒介,也存在发病的可能性,同时由于我国以前未曾发生过黄热病大规模流行,我国居民对其免疫力较低,一旦暴发必将造成恐慌。因此,探讨其快速诊断方法,对黄热病毒的疫情监控及流行病学调查,从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及其用途,用于建立高效可行的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技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包括位于背板上的试剂条,试剂条从加样端开始依次为样品垫、标记有免疫荧光探针的玻璃纤维素膜、包被有LP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纸。
优选的,所述免疫荧光探针为LP抗体包被的近红外荧光乳胶微球颗粒。
更优选的,所述荧光乳胶微球颗粒的直径为140-160nm。
近红外光(NIR),是介于可见光(VI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ASTM定义NIR为波长在780nm-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在近红外光区,生物体自吸收或荧光强度很小,可避免背景干扰。同时由于散射光强度与波长的四次方呈反比,近红外区的散射干扰大为减少。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所述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磷酸盐缓冲液将荧光乳胶微粒离心清洗并将乳胶颗粒分散(将荧光乳胶微
粒用PH7.3, 0.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清洗,10000rpm离心l0min,离心后的沉淀物用磷酸盐缓冲液复溶,并用超声波细胞粉碎机将乳胶微粒分散,此步骤重复两次),在清洗好的乳胶颗粒中加入LP抗体;加入EDCA使抗体与颗粒偶联;再加入乙醇胺封闭乳胶颗粒上多余的基团,制备获得探针溶液;
2)利用微量蛋白点膜系统将含有LP抗体的缓冲溶液喷加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烘干备用;
3)用制备好的探针溶液浸润玻璃纤维薄膜,真空干燥机中干燥备用;
4)将包被LP抗体的硝酸纤维素膜、标记有免疫荧光探针的玻璃纤维素膜、样品垫、吸水纸及背板组装制备成黄热病抗原近红外荧光检测试剂盒。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磷酸盐缓冲液为0.009-0.0llmol/L, PH7.25-7.35的磷酸盐缓冲液。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荧光乳胶微粒的直径为140-160nm。
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乳胶颗粒、LP抗体、EDCA的重量比为9-11 :0.9-1. 1;0.9一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维赛科技生物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632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