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仿真的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6463.2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289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黎明中;陈明生;黄万甲;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地址: | 广东省珠海市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应急 放油系统 放油口 飞机 飞机燃油系统 大型飞机 放油管路 飞机安全 燃油流动 三维模型 通用性强 网格模型 约束条件 重要措施 放油 管径 流场 雾化 着陆 施加 验证 扩散 安全 保证 | ||
本发明属于飞机燃油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真的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法。大型飞机为了达到迅速减轻自身重量,进而安全着陆,通常会设有空中应急放油系统,它是保证飞机安全的重要措施。本发明的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法,根据应急放油系统设计要求、计算出应急放油管路的管径并验证,建立应急放油系统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放油系统的有限元网格模型,施加流场仿真并同步收集应急放油时的燃油流动、雾化、扩散状态,判断是否能满足约束条件,通用性强,能够满足飞机应急放油系统设计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燃油系统设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仿真的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运输类飞机由于航程的需要,载油量通常为几十甚至上百吨,考虑到燃油消耗导致的重量减轻,通常大型飞机的最大着陆重量设计得比最大起飞重量小很多。因此,如在起飞过程中或在起飞后不久发生严重失效,大型飞机为了达到迅速减轻自身重量,进而安全着陆,通常会设有空中应急放油系统,它是保证飞机安全的重要措施。
根据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关于应急放油系统的描述,应急放油系统的设计在进行相应的飞行试验时,必须能表明:1)应急放油系统及其使用无着火危险;2)放出的燃油应避开飞机的各个部分;3)燃油和油气不会进入飞机的任何部位;4)应急放油对飞行操纵没有不利影响。
一个合理的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案将直接影响飞机进行相应的飞行试验时能否满足上述要求。为了验证应急放油口布置是否合理,需要进行试验模拟或仿真模拟。相比之下,仿真验证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还能消除试验模拟带来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法,通过仿真的方式进行验证,以满足飞机应急放油系统设计和适航验证的要求。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基于仿真的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应急放油系统设计要求、计算出应急放油管路的管径并验证
1a)系统设计要求包括应急放油量和应急放油燃油流速,计算出放油管路的最小管径,根据设计需要选取一个合适的管径;
1b)建立应急放油系统流体计算模型,验证应急放油管路的管径是否符合要求;
(2)、建立应急放油系统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应急放油系统的有限元网格模型,施加流场仿真并同步收集应急放油时的燃油流动、雾化、扩散状态,判断是否能满足:放出的燃油应避开飞机的各个部分,且油气不会进入飞机的任何部位;
2a)考虑应急放油管路的可行性安装区域,提出一种布置于机翼后缘的飞机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案,建立应急放油系统安装在飞机上的三维模型;
2b)将三维模型生成计算应急放油两相流流场的有限元网格模型,该两相流包括空气和燃油;
2c)设置边界条件,对有限元网格模型进行流场计算,得到应急放油的燃油流动、雾化、扩散过程,判断是否满足约束条件;
2d)若计算结果不满足约束条件,结合计算结果,基于应急放油口的可行性布置区域提出新布置方案,重复2a)-2c)的过程,直至满足约束条件。
本发明综合考虑飞机应急放油系统应急放油口布置设计基本原则,针对试验模拟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案,并用仿真的方法验证应急放油口布置方案。本发明通用性强,能够满足飞机应急放油系统设计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设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根据应急放油系统设计要求、计算出应急放油管路的管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646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