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浇道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5818.6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4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昌送凯;史淑蕾;史舒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美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8 | 分类号: | B22C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7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薄壁 开口 铸钢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浇道结构,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浇道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铸造领域,现有的铸件如果产生变形,一般传统的方法是需要在变形部位加拉筋或者反变形量。按照传统的方法会多消耗钢水、模具布置拥挤,而且在后工序上必须把拉筋去除.这样一来,就增加了生产的成本,造成了企业的损失。如图1所示,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1为薄壁锥桶状,上周边薄壁11设有对开的开口12,因此在铸造时,需要在开口12上边缘设置额外的拉筋13来保证其形状稳定,防止铸件开口12变形(如图2所示),传统的浇铸结构是在边缘上设置浇口和浇道,且在开口12上边缘即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两侧薄壁11型腔之间上边缘设置额外的拉筋型腔来增加拉筋13辅助定型,成型定型后再把拉筋13切除,这样增加模具制造成本之外,还造成钢水浪费,增加了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浇道,铸造时其既能作为既能作为浇注通道的作用,同时铸造成型后其内腔形成的浇道料也能作为拉筋起到防止铸件开口变形的效果,还能避免交接处产生裂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浇道,所述浇道为人字形结构,其上端连接浇口,下端的一侧连接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一侧薄壁型腔,且其下端另一侧连接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另一侧薄壁型腔。
作为优选,上述浇道内腔截面为扁长状。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对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铸造浇道的形状及位置改造,能很好地在保证开口变形量的同时节约成本,本发明的浇道设计科学合理,铸造时其既能作为既能作为浇注通道的作用,同时铸造成型后其内腔形成的浇道料也能作为拉筋起到防止铸件开口变形的效果,还能避免交接处产生裂纹。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采用拉筋定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浇道应用于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成型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浇道截面剖视图。
以下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的浇道2,所述浇道为人字形结构,其上端连接浇口,下端的一侧连接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1的一侧薄壁型腔,且其下端另一侧连接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1的另一侧薄壁型腔。如图3所示,成型后,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1两侧薄壁型腔形成两侧的薄壁11,薄壁11之间为其开口12,本发明浇道内腔形成的浇道料3,其呈人字形,连接于开口之间的两薄壁11侧边,浇道料3的上部为浇口料4。
作为优选,上述浇道2内腔截面为扁长状,其与薄壁的厚度相当,如图4和5所示。
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对薄壁开口形小铸钢件铸造浇道的形状及位置改造,能很好地在保证开口变形量的同时节约成本,本发明的浇道设计科学合理,铸造时其既能作为既能作为浇注通道的作用,同时铸造成型后其内腔形成的浇道料也能作为拉筋起到防止铸件开口变形的效果,还能避免交接处产生裂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美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美璞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58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