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网络动态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55066.3 | 申请日: | 2016-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353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金圣峣;冯叶浩;陈拥兵;杨洪生;刘广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 |
主分类号: | H04W16/10 | 分类号: | H04W16/10;H04W72/04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张荣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态信道资源 无线网络资源 混合网络 业务传输 集中式 结点 动态分配方式 动态申请资源 剩余网络资源 通信技术领域 网络拓扑结构 动态分配 分配方式 静态分配 静态资源 网络结点 星型结构 资源使用 分配 时延 邻居 申请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混合网络动态信道资源分配方法。本方法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集中静态分配少量资源,同时节点间根据业务传输需要分布式动态分配剩余网络资源,减少了无线网络资源干扰,充分利用了无线网络资源,其不仅解决了现有集中式静态资源分配方式不能根据结点业务传输状况动态申请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允许结点拥有的邻居数量有限造成星型结构下网络结点数量少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的缺点,而且解决了集中式动态分配方式存在的任何资源使用都需要先申请造成时延的缺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网络动态信道资源分配方法。
背景技术
蜂窝网络与自组织网络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合两者的混合网络已成为当前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热点之一。混合网络兼具蜂窝网与自组织网的特点,其网络用户利用单一终端既可以动态地组成一定范围内的局域子网,享受周边的服务资源,也可以通过多跳转发接入基站获得广域网络的服务。良好的灵活性和扩展性使得混合网络成为现有移动通信网络的一种重要组成形式。
信道资源分配机制是混合网络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在多种通信方式共存的情况下,实际的网络环境中往往会同时存在各种通信场景。如何协调使用有限的信道资源,做到既不影响各小区的通信性能又能最大程度的改善网络容量是现有机制不曾涉及的问题。在蜂窝网络与自组织网络融合形成的混合网络中,采用集中式静态分配资源的方式减少了资源协商步骤,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当其中某一节点不需要传输数据时,它所占用的资源也不可以被其他节点使用。集中式动态分配信道资源的方式可根据业务传输的需要动态申请网络资源,可以避免系统资源冲突,但是动态申请集中分配资源存在系统延时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于减少无线网络资源干扰、便于充分利用无线网络资源的混合网络动态信道资源分配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混合网络动态信道资源分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集中静态分配少量资源;
步骤二、作为请求方的节点于有业务请求且触发条件满足时,请求方节点向接收方节点发送协商消息帧;接收方节点接收到信道资源申请时,将请求方的信道资源与自身的信道资源比较,然后选择或分配适当的资源回复协商消息应答帧;并且请求方节点向接收方节点回复协商消息确认帧;请求方节点与接收方节点完成信道资源协商;
步骤三、根据协商结果进行资源分配。
作为优选,任意两个相邻结点均能够进行资源协商。
作为优选,所述协商消息帧中包含频点、频点优先级、可用时隙和申请带宽;所述协商消息应答帧包括已选频点、已选时隙及确认带宽;所述协商消息确认帧包括已选频点、已选时隙及确认带宽。
作为优选,所述触发条件为本节点及邻节点流量信息、需要物理层提供发送到邻节点及从邻节点接收的流量信息、待发送数据流量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至少以下有益效果:
根据网络拓扑结构集中静态分配少量资源,同时节点间根据业务传输需要分布式动态分配剩余网络资源,减少了无线网络资源干扰,充分利用了无线网络资源,其不仅解决了现有集中式静态资源分配方式不能根据结点业务传输状况动态申请资源造成资源浪费、允许结点拥有的邻居数量有限造成星型结构下网络结点数量少不能满足实际应用需要的缺点,而且解决了集中式动态分配方式存在的任何资源使用都需要先申请造成时延的缺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混合网络动态信道资源分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动态信道资源协商过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未经中科院-南京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研发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550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