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秋水仙碱诱变选育桑树品种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6407.0 | 申请日: | 2016-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88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传杰;杜建勋;董亚茹;赵东晓;孙景诗;王照红;朱红;王向誉;孙日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蚕业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1/06 | 分类号: | A01H1/06;A01H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金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19 | 代理人: | 朱家富 |
地址: | 26400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秋水 诱变 选育 桑树 品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秋水仙碱诱变选育桑树品种的方法,属于植物品种培育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桑(学名:Morus alba L.):桑科桑属,落叶乔木或灌木,高可达15米。树体富含乳浆,树皮黄褐色。叶卵形至广卵形,叶端尖,叶基圆形或浅心脏形,边缘有粗锯齿,有时有不规则的分裂。叶面无毛,有光泽,叶背脉上有疏毛。雌雄异株,5月开花,葇荑花序。果熟期6~7月,聚花果卵圆形或圆柱形,黑紫色或白色。喜光,幼时稍耐阴。喜温暖湿润气候,耐寒。耐干旱,耐水湿能力极强。原产中国中部和北部。中国东北至西南各省区,西北直至新疆均有栽培。朝鲜、日本、蒙古、中亚各国、俄罗斯、欧洲等地以及印度、越南亦均有栽培。叶为桑蚕饲料。木材可制器具,枝条可编箩筐,桑皮可作造纸原料,桑椹可供食用、酿酒,叶、果和根皮可入药。
选育桑树品种的方法中,以化学诱变法的突变率高,选育周期短等优势,成为选育桑树品种的主要手段。中国专利文献CN105123511A(申请号201510562489.6)公开了一种化学诱变选育桑树多倍体的方法,用0.4%秋水仙碱(colchicine)加3%二甲亚砜(DMSO)混合液作为诱变剂,对2年以上的生长旺盛、生长点饱满、无病虫害的成龄桑树新梢进行化学诱变处理,通过世代选择而获得遗传稳定的具有优良或是特殊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的桑树新品系。本方法能够获得较高频率的多倍体突变植株,且变异谱较广,可获得遗传稳定的优良桑树新品系,有利于桑树品种的改良;同时可以根据蚕桑生产实际需求定向选择亲本,进而获得在生物学性状和经济性状更为优良的新品种,以适应多元化和全年多次养蚕生产对桑品种的要求,提高了蚕桑业的经济效益。
但上述方法存在正向突变率低、致死率高等缺陷,从而导致筛选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秋水仙碱诱变选育桑树品种的方法。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利用秋水仙碱诱变选育桑树品种的方法,步骤如下:
(1)扦插苗苗高50cm以上,幼龄桑、成龄桑春伐或夏伐后长出的新梢,选取枝条健壮、顶芽饱满、无病虫害的顶芽,采用诱变剂处理顶芽,2~5天后重复处理一次,获得诱变材料;
所述的诱变剂为含有质量浓度为0.3~0.5%秋水仙碱和1.5~2.5mg/L 6-苄基嘌呤(6-BA)的乙醇溶液;
(2)将步骤(1)获得的诱变材料培养15~20天后,选取变异条,经染色体鉴定,确定染色体变异的材料,然后进行诱导枝的繁育,经性状正突变筛选和遗传稳定筛选后,获得新品种,嫁接扩繁建立良种接穗园。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新梢为开五叶后的新梢。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诱变剂处理为将诱变剂注入顶芽的空隙,注射量为0.8~1.2ml。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采用诱变剂处理顶芽,3天后重复处理一次。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诱变剂为含有质量浓度为0.4%秋水仙碱和2mg/L 6-苄基嘌呤的乙醇溶液。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染色体鉴定采用去壁低渗法。去壁低渗法为植物染色体鉴定常规技术,可参见《蚕学通讯》1996年第一期,出版号ISSN:1006-0561,作者余茂德。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性状正突变筛选标准如下:
①叶片,形状及叶脉不紊乱、叶面积增加15%以上、厚度大于200μm;
②枝条上皮孔数为10~15个/cm2,皮孔大小为2~6mm;
③节间距小于4cm;
④诱导后枝条长至50cm以上时,枝条固定成稳定的叶序;
⑤枝条较未诱导枝直径长1~3mm。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诱导枝的繁育为通过无性繁殖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方式如嫁接、扦插等,可以继承和保持亲本性状,不产生分离,再通过试验鉴定比较分析等方法,确定其遗传是否稳定。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遗传稳定筛选采用AMMI模型稳定性分析方法。AMMI模型稳定性分析方法为本领域常规技术,可参见《蚕业科学》2008年第一期,出版号:ISSN0257-4799,CN32-1115/S,作者孙日彦。
根据本发明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嫁接扩繁步骤如下:
春季诱导成的变异枝,在夏秋季采用“T”形芽接法嫁接;第二年春,取诱导枝的中上部,用袋接法进行嫁接;第二年桑树夏伐前,取变异枝生长芽,采用管状芽接法嫁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蚕业研究所,未经山东省蚕业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64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蒜新品种选育方法
- 下一篇:一种从倍性嵌合体植物中分离纯合体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