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T系统及其冷阴极X射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42742.3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834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洪序达;梁栋;石伟;邓新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1J35/06 | 分类号: | H01J35/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刘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t 系统 及其 阴极 射线 | ||
1.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开设有腔体、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所述腔体分别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连通;所述腔体具有真空度;
阳极,部分所述阳极位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阳极的两端分别伸出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阳极上开设有沿所述阳极的延伸方向延伸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内填充有冷却液;以及
循环组件,分别连接于所述阳极的两端,所述循环组件驱动所述冷却液循环流动于所述容置腔内;其中,所述阳极为单管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阴极,所述阴极位于所述腔体内与所述壳体连接,所述阴极用于产生并发射电子束,所述电子束轰击所述阳极,以形成X射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有出射窗;所述阳极上设有斜面,所述电子束轰击于所述斜面上,所述斜面用于形成并反射所述X射线;经过所述斜面反射后的所述X射线能够从所述出射窗射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斜面之间的夹角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包括衬底,以及涂覆于所述衬底上的冷阴极层,所述衬底为钢片或铜片或钛片或钼片;所述冷阴极层的材料选自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栅极和第一垫片;所述栅极包括栅网和支架,所述支架上开设有开口,所述栅网设置于所述开口上;所述第一垫片设置于所述支架与所述阴极之间,所述电子束能够透过所述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聚焦极、第二垫片和第三垫片;
所述聚焦极包括第一聚焦极和第二聚焦极,所述第一聚焦极与所述第二聚焦极相互平行,所述第二聚焦极位于所述第一聚焦极远离所述栅极的一侧,所述第二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聚焦极与所述支架之间,所述第三垫片设置于所述第一聚焦极与所述第二聚焦极之间;所述聚焦极用于对所述电子束进行聚焦;
所述第一聚焦极上开设有第一聚焦孔,所述第二聚焦极上开设有第二聚焦孔,所述电子束能够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聚焦孔和所述第二聚焦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的材料为钨或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度的范围值为大于或等于10-11毫米汞柱且小于或等于10-6毫米汞柱。
10.一种CT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冷阴极X射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274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