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1934.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1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韩凤光;韩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1/16 | 分类号: | C22B1/16;C22B1/245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1003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层 烧结矿 铁精矿 固体燃料 预处理 上层 烧结混合料 质量百分比 颗粒粒度 热量分布 烧结过程 有效解决 层厚度 成品率 焦粉 煤粉 球粒 转鼓 总料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本发明的方法为:(1)对铁精矿进行预处理:将质量百分比为2.5‑4.0%且颗粒粒度<3mm的焦粉或煤粉固体燃料与铁精矿混合均匀后造球,造球粒度0.5‑1mm;(2)将步骤(1)中造好的球均匀布入烧结混合料的上层,上层厚度占总料层厚度的15~25%。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烧结过程中上部料转鼓强度和成品率偏差的问题的方案,同时能够根据不同料层对热量的需求不同,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合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属于钢铁冶金类的冶金生产工艺方法领域。
背景技术:
在烧结过程中,烧结矿混合料料层由于受到燃料偏析的影响,上部料层的燃料相对偏少,而下部料层的燃料相对偏多。烧结矿混合料上部料层经过高温点火后,迅速燃烧并在烧结抽风负压的作用下,燃烧层迅速往下进行。烧结矿混合料上部料层由于烧结时间短,同时受偏析影响所分布的固体燃料偏少,高温保持时间相对偏少,从而导致上部料层的供热严重不足。上部料层烧结矿还没来得及融化便又被迅速冷却,烧结矿未能有效固结,其强度和成品率受到严重影响。
上述问题影响着烧结矿的成品率等质量指标难以提高。烧结科技工作者在此方面设计出了许多方法,包括中冶长天周胜良等发明的201420339092.1《一种九辊布料器》和鞍钢股份有限公司发明的201520117200.5发明的《九辊布料器迎料装置》等。他们主要通过发明的九辊布料器,使得烧结过程布料更加合理。但是,九辊布料器具有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一是烧结混合料下料时的料流很难布于九辊的顶端并发挥作用,二是,九辊虽然对固体燃料布料偏析具有一定效果,但难以解决上部料供热和粘结相不足的现状和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烧结过程中上部料转鼓强度和成品率偏差的问题的方案,同时能够根据不同料层对热量的需求不同,使得热量分布更加合理。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该方法为:
(1)对铁精矿进行预处理:将质量百分比为2.5-4.0%且颗粒粒度<3mm的焦粉或煤粉固体燃料与铁精矿混合均匀后造球,造球粒度0.5-1mm;
(2)将步骤(1)中造好的球均匀布入烧结混合料的上层,上层厚度占总料层厚度的15~25%。
所述的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所述的铁精矿的含水量小于8%。
所述的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所述的造球采用圆盘造球机造球。
所述的改善上部料层烧结矿质量的方法,所述的球均匀布入烧结混合料的上层,是在烧结机前进方向,单独设置一个矿槽进行布料。
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在烧结过程中上部料因热量和液相量不足而导致的烧结矿成品率和转鼓强度偏差的问题,同时还由于多配加了价格较为低廉的梅山精矿以及减少了固体燃料配加比例,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采用铁精矿与固体燃料混合造粒,烧结过程为放热反应,既能为烧结上部料提供充足热量,延长高温保持时间,提高烧结矿质量,又能减少一部分的固体燃料配加比例,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和应用,改善了烧结矿的成品率和转鼓强度,避免了重复制造,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本发明专利通过简单改造,为烧结过程提供了差异化布料,对上布料进行优化处理,改善了烧结矿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南京梅山冶金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19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