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及文件服务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40514.2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6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秦轩敏;赵海亮;李艳朋;王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29/06;H04N7/15;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上传 客户端 数据传输通道 联网服务器 联网协议 文件上传 发送 互联网客户端 文件上传请求 接收客户端 文件服务器 联网 传输文件 文件类型 有效减少 错误率 工作量 互联网 应用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文件上传方法,该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方法包括:基于接收的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将生成的传输文件所需的数据传输通道端口号发送给客户端,以供客户端根据端口号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基于TCP协议通过数据传输通道接收客户端发送的文件;通过视联网协议将接收的文件传送给视联网服务器。本发明实施例应用视联网的特性,通过接受互联网中客户端发送的文件,再将接受到的文件通过视联网协议上传给视联网服务器,从而通过现有的互联网客户端实现了文件的批量上传,避免了上传场所的限制,上传更加方便;并且能够根据文件类型,自动上传到相应的视联网服务器上,可以有效减少上传工作量,并且降低上传错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和一种文件服务器。
背景技术
当前,视联网业务在全国范围内的得到了广泛普及,视联网的高清视频交互技术在政府部门以及其它行业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视联网采用全球最先进的VisionVera实时高清视频交换技术,实现了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高清视频会议、视频监控、远程培训、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视频电话、现场直播、电视邮件、信息发布等数十种视频、语音、图片、文字、通讯、数据等服务全部整合在一个系统平台上,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实现高清品质视频通信实时互联互通。
在视联网应用中,需要向视联网设备上传文件进行程序更新或菜单更新。现有的文件上传方法都是利用FTP协议或TFTP协议,这些协议都是基于IP网的协议,与视联网不能通信,所以无法把文件上传到视联网服务器。并且FTP协议需要单独配置用户信息,在共享视联网网管服务器的用户信息上不方便,管理员通过网管系统客户端添加用户后必须修改FTP服务器的配置文件,增加相应的用户,而且还不能直接把用户上传日志保存到网管系统数据库中,在文件传输过程中也不能实现对数据的加密。所以,目前在视联网中上传文件都是需要把PC机接入到视联网中才能上传,局限性比较大,操作比较麻烦。
特别是在终端菜单升级中,其升级需要上传多个文件,部分需要上传到主服务器,部分需要上传到从属服务器。上传文件时,需要在机房中,把PC机接入视联网中,根据不同的文件类型,分别连接主服务器和从属服务器来上传文件,经常会出现上传错误的情况。如果要升级的终端挂在不同的从属服务器下,则需要给每台从属服务器都上传相同的文件,需要做大量重复的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文件上传方法和相应的一种文件服务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文件上传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视联网中,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接收的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将生成的传输文件所需的数据传输通道端口号发送给所述客户端,以供所述客户端根据所述端口号建立数据传输通道;
基于TCP协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
通过视联网协议将接收的所述文件传送给视联网服务器。
优选地,所述基于接收的客户端发送的文件上传请求,将生成的传输文件所需的数据传输通道端口号发送给所述客户端的步骤包括:
验证客户端发送的用户校验信息是否正确;
若正确,生成校验成功的信息,并将所述校验成功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基于所述校验成功的信息和接收的文件上传请求,将生成的传输文件所需的数据传输通道端口号发送给所述客户端。
优选地,所述文件上传请求包括欲上传的文件信息,所述文件信息包括:文件类型信息、文件大小信息、文件名称信息、文件版本号信息和MD5信息;
所述基于TCP协议通过所述数据传输通道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文件的步骤之后,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视联动力国际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405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智能校园资讯服务系统
- 下一篇:基于群首的分布式主机配置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