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9785.6 | 申请日: | 2016-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94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荣元帅;杨敏;潜欢欢;巫波;林加恩;张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浩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6 | 代理人: | 刘云贵;金卫文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溶洞 体积 计算 解释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缝洞型油藏的裂缝、溶洞、井筒的组合关系以及上述三者的测量参数来建立试井模型;步骤2、根据所述试井模型,获得真实空间井底压力解;步骤3、利用所述真实空间井底压力解与实测的井底压力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裂缝渗透率、井筒储集系数、裂缝长度、裂缝截面积、溶洞体积的参数。本发明提供的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缝洞组合关系建立相应的试井解释模型,不仅能够解释各个溶洞的体积还能够给出裂缝或渗流通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试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
背景技术
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储集空间以溶洞为主,目前常用的溶洞体积计算方法有地震缝洞雕刻法、物质平衡法及试井法。
地震缝洞雕刻法是在地震资料精细处理的基础上,首先提取地震能量体属性并进行空间雕刻,然后对能量体进行体积计算,最后通过大量正演模拟结果统计获得地震异常体与地质异常体之间的校正系数,从而得到缝洞体的真实体积。
物质平衡法计算溶洞体积首先建立不同类型油井的物质平衡方程,然后基于实钻井的生产动态数据(综合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水侵量等)反算出油井钻遇缝洞体的体积。
常规试井法是先通过选取适当的试井解释模型,通过拟合油井试井压力数据反算出油井的孔隙度、油层厚度等地层参数,通过探边测试获得油藏的泄油面积等,然后通过容积法求得油井控制的储集空间体积。
目前针对缝洞型油藏主要有两大类试井解释方法:第一类是连续介质试井解释方法,主要包括双重孔隙介质,三重孔隙介质以及多重孔隙介质模型等。第二类是离散介质试井解释方法,主要包括离散缝洞网络模型,简单管流与渗流耦合模型以及基于溶洞等势体的简单缝洞模型等。
但是,在这些方法中,地震缝洞雕刻法得到的溶洞体积为地震异常体体积,而非地质异常体体积,地震异常体体积与地质异常体积之间的换算系数难以确定;物质平衡法对溶洞体积进行计算需要对综合压缩系数、地层压力、水侵量等参数进行较为准确的求取,而缝洞型油藏这些关键参数确定难度大,导致计算结果精度低。现有的连续介质试井解释方法对大尺度的缝洞型油藏适应性差,且不能计算出缝洞型油藏的溶洞体积等关键参数。离散缝洞网络试井解释方法建模过程复杂、成本高,不利于在油田大范围内普遍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部分或全部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本方法能够针对不同的缝洞组合关系建立相应的试井解释模型,不仅方便获取各个溶洞的体积还能够给出裂缝或渗流通道的长度、横截面积等信息。
本发明提供一种溶洞体积计算的试井解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根据缝洞型油藏的裂缝、溶洞和井筒的组合关系以及油藏参数来建立试井模型;
步骤2、根据所述试井模型,获得真实空间井底压力解;
步骤3、利用所述真实空间井底压力解与实测的井底压力数据进行拟合,获得裂缝渗透率、井筒储集系数、裂缝长度、裂缝截面积和/或溶洞体积。
优选地,所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对所述试井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函数
步骤2.2、利用Stehfest数值反演技术,由所述拉普拉斯空间井底压力解函数得到所述真实空间井底压力解pwD(t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97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