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形品取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7553.7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53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渡边文武;白崎笃司;小谷高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有信精机 |
主分类号: | B29C45/42 | 分类号: | B29C45/42;B29C45/76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李海龙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取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成形品取出机,通过利用电磁致动器的主动控制,能够抑制安装于进入框的前端的附件的位移振动的。成形品取出机(1)具备主动振动抑制装置(31)。在附件(24)或者进入框(19)上安装电磁致动器(25)。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在短时间内抑制安装于进入框的附件的位移振动的成形品取出机。
背景技术
在JP特开2010-111012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技术:在具备由驱动源驱动的取出头(附件)而从成形机进行成形品的取出的成形品取出装置中,设置有工作台和控制单元来抑制取出头的振动,该工作台输入取出头的振动分量,该控制单元通过利用该工作台的前馈控制来驱动伺服电动机(驱动源)并控制取出头的移动速度使得抑制取出头的位移振动。
进而,在JP特开2004-223798号公报(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一种在成形品取出机中设置动态吸振装置的成形品取出机的振动抑制装置,该成形品取出机在给定位置间对保持成形品的卡盘(附件)进行移动控制从而从树脂成形机中取出成形品,该动态吸振装置使卡盘以及使该卡盘移动的可动体当中的至少一者发生用于抵消移动停止时可动体的残留振动的振动。而且,使用中的动态吸振装置将流体以可流动的方式封入容器内来使其振动,并且以基于流体的粘性的衰减率来使振动收敛。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特开2010-111012号公报
专利文献2:JP特开2004-223798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的现有技术中,存在振动的抑制耗时的问题。另外,存在用于振动抑制的条件设定困难的问题。
另外,在专利文献2记载的现有技术中,必须单独准备对根据取出条件的变化而产生适当的谐振振动的流体的粘性进行利用的动态吸振装置,从而存在通用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1个以上的电磁致动器的主动控制从而能够抑制在1个以上的进入框的各进入框的前端安装的附件的位移振动的成形品取出机。
本发明以成形品取出机为对象。在由利用电动机的定位伺服机构控制的1个以上的进入框的各进入框具备附件,该成形品取出机具备主动振动抑制装置,该主动振动抑制装置进行如下的主动控制:从1个以上的致动器将与附件的位移振动反相位的振动施加于附件来抑制附件的位移振动。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所谓附件,是指安装于进入框的各种付属部件,包括含取出头、安装取出头的反转部等在内的姿势控制装置、卡盘装置、切割装置等。在本发明中,1个以上的致动器包括1个以上的电磁致动器。而且,关于1个以上的致动器,在1个以上的进入框各自的附件或者1个以上的进入框的各进入框上安装了1个以上的电磁致动器使得不与成形机的模具冲突。电磁致动器与动态吸振装置相比,能够任意设定振动的大小。因此,具有高通用性,能够将主动控制应用于成形品取出机。
1个以上的进入框包括第1进入框和第2进入框,第1进入框具备用于从成形机的模具取出成形品或者安装插入到模具内的嵌入部件的附件,第2进入框具备用于从使用第1进入框取出的成形品将废弃部分进行分离的附件。此外,1个以上的进入框并非需要以垂直方向进入的进入框,还包括以倾斜方向或者水平方向进入的进入框。
1个以上的电磁致动器包括第1电磁致动器,在将进入框进入的方向定义为Z方向、将与Z方向正交并且在模具内附件靠近成形品或者远离成形品的方向定义为Y方向、并将与Z方向以及Y方向正交的方向定义为X方向时,第1电磁致动器至少抑制Y方向的位移振动。这是由于,在成形品取出机中,Y方向的振动会对成形品的取出以及嵌入构件的插入造成较大影响。
另外,1个以上的电磁致动器也可以包括抑制Y方向的位移振动的第1电磁致动器、以及抑制X方向的位移振动的第2电磁致动器。这是由于,特别是X方向的位移振动会对在释放位置释放成形品时或者插入嵌入部件时的定位精度造成较大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有信精机,未经株式会社有信精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7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