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动机用钢管固定及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34522.6 | 申请日: | 2016-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138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方翠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翠芹 |
主分类号: | G01M15/02 | 分类号: | G01M15/02;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柱 无线传感器 钢管 服务器 智能移动终端 弧形支撑座 底部连接 钢管本体 钢管支架 监测系统 上支撑 下支撑 弹簧 晃动 发动机 车载显示屏 车载监控 监测数据 配合固定 行车过程 一端连接 电连接 中钢管 传感器 车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用钢管固定及监测系统,包括钢管本体,钢管本体上安装无线传感器;还包括服务器、装有APP的智能移动终端、车载监控中心以及车载显示屏,无线传感器通过4G网络与服务器电连接,装有APP的智能移动终端可从服务器上下载无线传感器的各个监测数据;还包括钢管支架,钢管支架包括与钢管配合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座(3),所述弧形支撑座(3)底部连接有上支撑立柱(4),所述上支撑立柱(4)底部连接有弹簧(5),所述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支撑立柱(6),所述下支撑立柱(6)与车架固定连接。本发明可防止行车过程中钢管本体晃动而导致其上的传感器晃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用钢管固定及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十三五期间,是我国新材料向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除在产量上保持大国地位外,还将在品种、质量上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汽车用精密钢管制品生产由于受装备能力、工艺技术、优质原材料资源供应等因素的制约,已明显滞后于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的发展,难以满足中高档乘用车的国产化配套供应要,尤其是发动机用高精密管制品的生产和技术开发,面临着国外少数企业的垄断。
随着排放要求的提高,汽车发动机不仅要求进气系统能够提供稳定的进气,还需要实时监测进气的温度、压力、流量等参数,因此需要在进气系统中布置多种传感器,由于进气软管材质的限制,传感器多布置在进气钢管上。参考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进气钢管的示意图。在钢管本体1'上设有进气阻力传感器接口2'和进气流量传感器接口3',分别用来安装进气阻力传感器4'和进气流量传感器5'。但在行车过程中,由于颠簸,钢管本体1'会发生晃动,安装在钢管本体1'上的传感器也会随之抖动,从而影响传感器工作的可靠性;另外,传感器线束较多,容易与钢管发生拖挂,造线束损坏。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设计更合理的方案,解决传感器在进气钢管上布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此外,现有的汽车发动机钢管不具有实时监测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用钢管固定及监测系统,可防止进气钢管上的传感器抖动,保证传感器工作可靠,且具有实时监测功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用钢管固定及监测系统,包括钢管本体,所述钢管本体上设有传感器接口,所述传感器接口上安装无线传感器;所述发动机用钢管固定及监测系统还包括服务器、车载监控中心以及车载显示屏,所述无线传感器通过4G网络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无线传感器还通过4G网络与车载监控中心通信连接,所述车载监控中心与所述车载显示屏通信连接;还包括钢管支架,所述钢管支架包括与钢管配合固定连接的弧形支撑座,所述弧形支撑座底部连接有上支撑立柱,所述上支撑立柱底部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下支撑立柱,所述下支撑立柱与车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装有APP的智能移动终端,所述装有APP的智能移动终端可从服务器上下载无线传感器的各个监测数据。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在钢管本体上安装了钢管支架,钢管支架底部与车架固定连接,对钢管本体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因此可防止行车过程中钢管本体晃动而导致其上的传感器晃动,影响传感器工作的准确性;
(2)用户可通过装有APP的智能移动终端及车载显示屏对汽车发动机用钢管各个参数进行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阐述:
图1为现有技术中进气钢管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汽车发动机用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发动机用钢管固定及监测系统的电路框图;
图4为本发明中钢管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翠芹,未经方翠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452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