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1611134364.4 | 申请日: | 2016-12-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78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昌侠;赵连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K50/10 | 分类号: | A23K50/10;A23K20/121;A23K20/12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饲料添加剂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栀子苷(CAS号24512-62-7)是从茜草科植物栀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中运用高科技生产工艺提取精制而成的产品。栀子苷为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栀子苷有多种用途,不同条件的发酵,可以制成天然食用着色剂栀子蓝和栀子红,也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肝胆等疾病及糖尿病的原料药物。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羊肉作为肉食产品越来越受青睐,但羊肉膻味是阻碍人们消费的一个因素,很多人难以接受,因此,许多研究者研究羊肉膻味的来源与解决方法。影响羊肉膻味的成分羊肉中的一些成分影响羊肉的膻味程度,经研究发现,膻味主要来源于羊肉中的脂肪酸,主要是由C6~C12脂肪酸产生,其中影响羊肉膻味最大的脂肪酸是C8~C10的支链脂肪酸(BCFA),特别是4-甲基辛酸。4-甲基辛酸作为影响羊肉膻味的主要因素,是反刍动物通过瘤胃发酵产生的丙酸被甲基化而生成甲基支链所造成,而支链脂肪酸又是反刍动物特有的脂肪酸,所以羊肉的风味有别于其他肉类产品。
申请人发现栀子苷与芸苔素内酯混合作为添加剂在特定比例下能够有效降低羊肉膻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饲料添加剂,能够有效降低肉中支链脂肪酸。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饲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有效成分包括栀子苷和芸苔素内酯。
所述的饲料为羊饲料。
按照重量计算,栀子苷和芸苔素内酯比值为1:1—30:1。
按照重量计算,所述的饲料添加剂按照饲料总重量的0.01%-0.5%加入。
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降低羊膻味的应用。
本发明以栀子苷和芸苔素内酯为活性成分,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本添加剂能显著降低羊肉中的支链脂肪酸(BCFA),特别是4-甲基辛酸,其中栀子苷和芸苔素内酯在15:1-17:1的时候,效果最好,最大程度降低了羊肉中的膻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述的实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而不能限制本发明,在与本发明相当的含义和范围内的任何改变和调整,都应认为是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试验动物与试验设计
选择胎次、体重、出生日期相近,同期断奶的波尔山羊公羔150机分为15组,预饲7d,正试期150d。
试验只粮及饲养管理
根据NRC绵羊营养需要(1985)配制基础H粮,按照0.05%添加对应组添加剂,空白组的养羊不添加有添加剂。试验全期采用常规饲养管理,圈舍饲养,自由饮水。每天两次定量饲喂精料,自由采食秸秆和青时饲料,精料配方。
样品采集
在试验第150d,从每组中随机选取4只羊按常规法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和臀肌样品。
测定方法
用气相色谱对其分析测定4-甲基辛酸和4-甲基壬酸含量。
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Excel软件整理,运用SPSSll.0中的ANOVA过程进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用Duncan's法,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O.05表示差异显著。
A为栀子苷,B为芸苔素内酯,/
上述试验可见,栀子苷和芸苔素内酯混合添加剂能够有效降低羊肉中的支链脂肪酸(BCFA),特别是栀子苷和芸苔素内酯在15:1-17:1时,背最长肌和臀肌中-甲基辛酸和4-甲基壬酸含量出乎意料的低,极大的降低了羊肉中的膻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436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母羊哺乳期饲料
- 下一篇:过瘤胃的包被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