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地层厚度的确定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30807.2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231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彤远;吴海生;何文军;郑孟林;杨翼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30 | 分类号: | 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赵囡囡;吴贵明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层 厚度 确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层厚度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原始数据点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地层拟合平面。通过插值拟合将地层拟合平面进行网格化得到地层网格拟合平面。通过原始数据点与地层网格拟合平面确定原始数据点对应的第一插值的绝对差值,对于绝对差值处于置信区间以外的原始数据点进行处理并重新进行插值计算。通过双三次拟合差分方法,确定地层网格拟合平面上的并位于网格线交点处的点的切面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获得地层的顶界面与底界面之间的时间域值。根据时间域值与弹性波在地层内传播的速度确定地层的真实厚度。采用该方法,能够直接运用地震资料精准的确定出地层的真实厚度,有助于对地层沉积进行更精确地定性并且定量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质勘探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地层厚度的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石油工业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其勘探开发的目标越来越复杂,岩性油气藏勘探领域热度越来越高,在地层沉积分析技术中,古时期地貌恢复热度相应提高,其中一个关键环节即为地层厚度的求取。
现有技术条件下地层厚度求取有以下几方面的局限:
(1)地层厚度求取都是基于地震解释结果构造顶、底深度界面获得,构造顶底界面是经过插值计算以后平滑处理,所求取的厚度也是视厚度。其结果不仅有一定误差,而且不能反映真实的地层厚度形态。现有等值线插值方法多为克里金插值,对于疏密程度不同的原始数据,网格步长对结果的影响很大,并且往往插值结果需要进行二次平滑处理。
(2)地层真厚度校正误差较大。目前对视厚度进行真厚度校正的方法,都是基于二维地质剖面,其计算原理较简单:h真=h视×cosα。其中,h真即为地层真厚度,h视即为地层视厚度,α为二维剖面上视厚度与真厚度线的夹角,可用地层倾角计算获得。该计算方法的缺陷是地层倾角的确定未考虑三维空间某点倾向的随机性,导致某点处基于二维地质剖面的真厚度校正不能代表其三维空间上真实的厚度。
因此,在充分考虑到以上问题的基础上,需要一种直接利用地震资料求取地层真实厚度的方法,实现三维空间真厚度求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层厚度的确定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地层厚度的确定方法误差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地层厚度的确定方法,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地层的原始数据点,将原始数据点进行平面拟合得到地层拟合平面;通过插值拟合将地层拟合平面进行网格化得到具有网格的地层网格拟合平面;通过原始数据点与地层网格拟合平面确定原始数据点对应的第一插值在地层深度方向上的绝对差值,对于绝对差值处于置信区间以外的原始数据点进行处理并重新进行插值计算;通过双三次拟合差分方法,确定地层网格拟合平面上的并位于网格线交点处的点的切面的法向量;根据法向量获得地层的顶界面与底界面之间的时间域值;根据时间域值与弹性波在地层内传播的速度确定地层的真实厚度。
进一步地,地层网格拟合平面通过Voronoi三角网插值获得。
进一步地,地层网格拟合平面上的网格线交点的插值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308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