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7506.4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8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梁鑫淼;丁玲;郭志谋;胡卓;闫竞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K1/20 | 分类号: | C07K1/20;C07K1/18;C07K1/16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马驰 |
地址: | 116023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相 静电排斥作用 极性基团 非极性基团 固定相表面 种蛋白质 洗脱液 键合 蛋白质分离 分离蛋白质 固定相填料 疏水作用力 蛋白质带 方法使用 分离过程 分离模式 分离体系 硅胶表面 混合模式 离子交换 色谱填料 等电点 排斥力 共聚 蛋白质 | ||
1.一种蛋白质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离过程采用反相/离子交换混合模式色谱填料,所述填料采用极性共聚的键合方法,硅胶表面同时键合非极性基团和极性基团,分离模式为反相/静电排斥作用,分离方法使用反相分离体系;
所述反相/静电排斥作用是指,1)固定相表面的非极性基团提供反相疏水作用力;2)调节洗脱液的pH值为酸性到中性,使得固定相表面极性基团带正电,并且将洗脱液pH值设置为小于所要分离蛋白质的等电点使蛋白质带正电,带正电的蛋白质与固定相填料带正电的极性基团产生静电排斥作用,且因排斥力不同而使多种蛋白质分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分离的蛋白质的分子量为5-200kDa,等电点为3-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色谱填料硅胶表面键合的非极性基团为碳原子数为1~30的正链烷基和苯基的一种或多种,极性基团为带有胺基、季铵基的碳原子数为1-12的正链烷基中的一种或多种;填料粒径为2-10μm,填料孔径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脱液为水相溶液与有机溶剂的混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水相溶液为纯水中加入甲酸、三氟乙酸、甲酸铵、乙酸铵、高氯酸盐或PBS缓冲盐的一种或多种,浓度为5-200mM,水相溶液pH值为2.5-7.0,所述高氯酸盐为高氯酸钠、高氯酸钾或高氯酸铵,高氯酸盐溶液中加入10-30mM的PBS缓冲盐用于调节pH值;有机溶剂为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的一种或几种,或与乙腈、甲醇、乙醇、异丙醇中加入0.5-200mM的甲酸或三氟乙酸,有机溶剂的pH值为2.5-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优选的洗脱液pH值与所要洗脱的蛋白质中等电点最小值的差值大于0.5。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洗脱过程中,水相溶液与有机溶剂之比为99.8/0.2-10/9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称取适量蛋白质样品,用混合比例为99.8/0.2-50/50的水相溶液和有机溶剂的初始洗脱液配制成浓度为0.1-100mg/mL的蛋白质溶液待用,进样体积为1-50μL。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分离过程的参数为:
a.洗脱液pH值为2.5-7.0;
b.流速为线速度0.3-3.0mm/s;
c.柱温为30-70℃;
d.检测波长为200-220nm或260-290n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疏水性和等电点存在差异的蛋白质样品:胰岛素、细胞色素C、溶菌酶、转铁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用混合比例为90/10的水相/有机溶剂溶解,配制成浓度1-10mg/mL的蛋白质溶液待用,进样体积1-50μL,采用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分离;色谱填料硅胶表面键合的非极性集团为碳原子数4-8的正链烷基,极性基团为带有乙二胺基的碳原子数为2-4的正链烷基,填料粒径为2-5μm,填料孔径为
色谱分离条件为:柱温30℃,流速0.5-1.5mL/min;流动相水相溶液为0.1%体积浓度的三氟乙酸水溶液、有机相为0.1%体积浓度的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流动相梯度条件为有机相体积浓度从10%~60%,0-20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14nm;
或,将疏水性和等电点存在差异的蛋白质样品:肌红蛋白、碳酸酐酶,用混合比例为90/10的水相/有机溶剂溶解,配制成浓度1-10mg/mL的蛋白质溶液待用,进样体积1-50μL,采用液相色谱的方法进行分离;色谱填料硅胶表面键合的非极性集团为碳原子数4-8的正链烷基,极性基团为带有乙二胺基的碳原子数为2-4的正链烷基,填料粒径为2-5μm,填料孔径为色谱分离条件为:柱温30℃,流速0.5-1.5mL/min;流动相A相为甲酸铵水溶液,pH值为3.0-4.0,等度10-30mM;B相为乙腈,B相梯度为体积浓度10%-60%,0-20min;紫外检测器,检测波长28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750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