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轴系基准轴线确定工装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5868.X | 申请日: | 2016-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530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8 |
发明(设计)人: | 彭威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B63B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5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装 船舶轴系 靶心 基准轴线 内定位环 调节螺杆 装配 穿过 螺母 光学定位仪 船体结构 垂直安装 外固定环 支撑螺杆 中心通孔 装配效率 外固定 投射 拧入 外周 钢丝 装入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轴系基准轴线确定工装,包括外固定环、内定位环、定位靶心、数根调节螺杆和数根内定位环支撑螺杆,内定位环支撑在外固定环中,定位靶心一端装入内定位环中,调节螺杆的一端拧入螺母后抵靠在定位靶心的外周面上。本发明的方法先完成确定工装的装配,再在船体结构上间隔垂直安装两个确定工装,然后分别调节两个确定工装,使得光学定位仪投射的代表船舶轴系基准轴线的一束光线先后穿过对应的定位靶心的中心通孔,再用钢丝穿过两个定位靶心,得到船舶轴系安装所需的基准轴线。本发明的工装具有三个自由度,结构简单、调节非常方便。调节方法精准、快速,提高了船舶轴系的装配精度和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确定船舶轴系基准轴线的工装,还涉及这种工装的使用方法,属于船舶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船舶轴系用来连接主机和螺旋桨,将主机曲轴的旋转动力经过减速机传递给螺旋桨,通过螺旋桨旋转产生的轴向反推力推动船舶航行。船舶轴系包括推力轴、中间轴、尾轴、连接轴及用于连接各轴的联轴器、支承各轴的中间轴承和尾轴承以及其它附件,船舶轴系的安装及校中的质量,对保证轴系及主机正常运转以及对减少船体震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船舶轴系安装的首要步骤是确定轴系的基准轴线,即通过拉钢丝将理论中心线按1:1的比例再现在船体结构中,基准轴线与理论中心线的重合程度关系到船舶航行时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的强度、主机动力的有效输出以及轴系轴承的温升等一系列影响船舶航行质量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舶轴系基准轴线确定工装及方法,提高船舶轴系的安装精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船舶轴系基准轴线确定工装,包括外固定环、内定位环、 定位靶心、数根调节螺杆和数根内定位环支撑螺杆,所述数根内定位环支撑螺杆周向均布在内定位环外周面上,内定位环支撑螺杆的螺纹端拧入内定位环外周面内,内定位环支撑螺杆的圆柱端嵌入外固定环的内孔环形槽中;定位靶心一端装入内定位环中,与数根调节螺杆数量相等的数个螺母垂直均布固定在外固定环的端面外缘上,拧入螺母的调节螺杆的一端抵靠在定位靶心的外周面上。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靶心一端为圆筒端,所述圆筒端底部设有中心通孔。
所述定位靶心另一端垂直延伸出径向翻边,调节螺杆的一端端头伸进径向翻边内侧和内定位环的端面之间,抵靠在定位靶心的圆筒端外周面上;所述中心通孔的孔径e=1.8mm~2.3mm。
进一步的,所述内定位环的内孔孔径D和定位靶心的圆筒端外径d之比D/d=1.14~1.16。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杆另一端、内定位环支撑螺杆的圆柱端下侧分别设有多边形的扳手端。
一种使用船舶轴系基准轴线确定工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装配外固定环
将数个螺母垂直均布固定在外固定环的端面外缘上;
2)将内定位环装入外固定环中
先将数根内定位环支撑螺杆的螺纹端分别拧入内定位环外周面对应的螺纹孔中,然后反向转动内定位环支撑螺杆,使各内定位环支撑螺杆的圆柱端分别嵌入外固定环的内孔环形槽中,分别调节各内定位环支撑螺杆拧入内定位环内的深度,使得外固定环和内定位环同轴,完成内定位环的初步调节;
3)定位靶心装配在内定位环中
将各调节螺杆的一端分别拧入各自对应的螺母中,并使调节螺杆端头向内定位环中心方向伸进;接着将定位靶心的圆筒端插进内定位环中,转动各调节螺杆,使调节螺杆的一端端头伸进定位靶心的径向翻边内侧和内定位环前端面之间,并抵靠在定位靶心的圆筒端外周面上;然后转动各调节螺杆,推动定位靶心与内定位环同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58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按动笔
- 下一篇:一种高造斜率混合式旋转导向系统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