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1820.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01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7 |
发明(设计)人: | 陈美宁;高国荣;杨平;付玉祥;樊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4 | 分类号: | F04D29/5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压气机 前盘 引气 引气槽 航空发动机 固定导流板 导流叶片 尾部设置 压气机 主流道 鹅脖 腔侧 总压 进口 放大 流通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其结构简单,引气总压损失低。根据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其包括高压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前侧既高压压气机进口鹅脖段尾部设置的周向引气槽以及所述周向引气槽内设置的固定导流板,所述固定导流板使所述周向引气槽内从主流道侧到压气机前盘腔侧的流通面积逐步放大,所述周向引气槽用于与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绿色航空”概念的提出,现代商用航空发动机的飞行经济性、噪声、耗油率和全寿命周期费用受到越来越重视,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的效率指标不断提高,同时要求结构复杂程度低、重量低、维护成本低。如图1所示,一般航空发动机机型中,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是从第一级静子叶片后引气,依次经过引气管、中介机匣空心支板、集气腔及其与高压压气机前盘腔相通的连接管,最后才到达高压压气机前盘腔,这样造成引气流路过长,导致引气损失较高、整机结构复杂、重量较大,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其结构简单,引气总压损失低。
根据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其包括高压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前侧既高压压气机进口鹅脖段尾部设置的周向引气槽以及所述周向引气槽内设置的固定导流板,所述固定导流板使所述周向引气槽内从主流道侧到压气机前盘腔侧的流通面积逐步放大,所述周向引气槽用于与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系统。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导流板具有第一周向侧和第二周向侧,所述第一周向侧和所述第二周向侧之间呈径向向外扩张的状态,使得所述固定导流板的主流道侧呈钝头结构,而所述固定导流板的压气机前盘腔侧呈尖头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导流板通过周向螺栓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在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进口导流叶片(IGV)前合适位置处设置一个周向引气槽,取代传统的复杂引气结构,通过固定导流板避免了引气流路过长和引气流通面积突然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系统相连,达到冷却盘腔和轴承支点封严要求的同时,有效降低了高压压气机前、中介机匣鹅脖段后气流附面层的影响;所采用方案具有简易的几何,不影响风扇根部结构,极大的降低了结构复杂性,相对传统引气方式可以明显降低单元体重量和成本,重量可以降低,得益于其简易的结构,加工和维护成本会有显著降低。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的以及其他的特征、性质和优势将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的描述而变得更加明显,其中:
图1为已有的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该航空发动机高压压气机前盘腔引气结构的引气流路示意图。
图4为周向引气槽内设置的导流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在以下的描述中阐述了更多的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显然能够以多种不同于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根据实际应用情况作类似推广、演绎,因此不应以此具体实施例的内容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