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组份外露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1394.1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45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李红英;韩海军;焦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14 | 分类号: | C09D175/14;C09D7/61;C08G18/48;C08G18/67;C08G18/75;C08G18/73;C08G18/66;C08K3/22;C08K3/26;C08K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101309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量份 防水涂料 单组份 外露型 丙烯酸改性聚氨酯 制备 聚氨酯防水涂料 端羟基聚醚 改性聚氨酯 高性能助剂 致密 丙烯酸酯 防水性能 链转移剂 耐候性能 潜固化剂 异氰酸酯 重量份数 耐候性 颜填料 引发剂 增塑剂 溶剂 施工 涂膜 催化剂 | ||
一种单组份外露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所述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异氰酸酯5~20重量份,端羟基聚醚20~40重量份,丙烯酸酯2~10重量份,潜固化剂0.2~5份,增塑剂5~15重量份,溶剂5~20重量份,颜填料10~40份,催化剂0.2~1重量份,链转移剂0.1~1重量份,引发剂0.2~1重量份,高性能助剂0.1~1重量份。本发明还包括单组份外露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之单组份外露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具有强度大,涂膜致密,施工可靠,并具有优良耐候性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实现了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既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又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能、高亮度,适用于外露型基面的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单组份外露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氨酯防水涂料属于化学反应型防水涂料,固化后是一种橡胶状的高弹性涂膜,涂膜整体无缝,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被业界称之为“液体卷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我国聚氨酯防水涂料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产品种类丰富,性能优异,在建筑防水行业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现在市场上大部分聚氨酯产品为芳香族类聚氨酯,即所用异氰酸酯单体为芳香族异氰酸酯。芳香族类聚氨酯因其耐紫外线性能较差,不能用于外露性施工。而采用脂肪族异氰酸酯单体制备的聚氨酯防水涂料有着优异的抗紫外线能力、耐候性好、不黄变等特点,且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低温柔性,适用于外露型施工。脂肪族聚氨酯防水涂料在国外已大范围推广应用,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和生产才刚刚开始。
目前,适用于外露施工的大多是丙烯酸类防水涂料,虽然丙烯酸类涂料有着优异的耐候性和耐腐性,可用于外露型施工;但是丙烯酸类涂料的物理性能和低温柔性较差,受到外力作用容易引起开裂,出现渗漏。市面上也有部分外露型聚氨酯防水涂料,但一般都是双组分外露型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于双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现场施工时需按一定比例配料,机械搅拌,其搅拌过程中引入的气泡以及配料不准,搅拌不均等均会影响施工质量和涂膜性能,从而造成的防水质量事故时有发生。而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为单一组分,即开即用,不需搅拌,施工可靠,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传统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是采用芳香族异氰酸酯,固化机理是含-NCO端基的预聚物与基层或空气中的湿气作用固化成膜,并释放出CO2气体,因此传统的单组分聚氨酯防水涂料在施工过程中易受到施工环境湿度的干扰,施工不能厚涂,而且固化后的涂膜易出现不密实,气泡和针孔等现象。此外,传统的单组分聚氨酯强度低,如果应用于外露型,既无法保证耐候性,又容易受外力影响引起开裂等影响施工性能。
综上,丙烯酸类防水涂料的耐候性优异,但是物理性能及低温柔性较差,而聚氨酯涂料物理性能及低温柔性较好,耐候性较差。如果单纯采用两者相融合,将丙烯酸树脂加入聚氨酯预聚体中,丙烯酸树脂会析出,无法达到两者优点互补的效果。因此,开发一种强度高,涂膜致密,施工可靠,并同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耐候性的单组份聚氨酯防水涂料,用于外露型施工,能扩大聚氨酯防水涂料的在建筑防水领域应用中的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强度高,涂膜致密,施工可靠,并同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和耐候性的单组份外露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组份外露型丙烯酸改性聚氨酯防水涂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异氰酸酯5~20重量份,端羟基聚醚20~40重量份,丙烯酸酯2~10重量份,潜固化剂0.2~5份,增塑剂5~15重量份,溶剂5~20重量份,颜填料10~40份,催化剂0.2~1重量份,链转移剂0.1~1重量份,引发剂0.2~1重量份,高性能助剂0.1~1重量份。
进一步,所述异氰酸酯选自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和/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雨虹防水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3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