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冷红外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21203.1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061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2 |
发明(设计)人: | 韩蓬磊;刘森;董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 |
代理公司: | 11010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专利中心 | 代理人: | 于金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杜瓦 红外探测器 冷指 制冷器 探测器芯片 制冷 蓄冷装置 耗气量 控温 冷头 蓄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冷红外探测器,该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包括杜瓦、杜瓦冷指、制冷器以及探测器芯片,制冷器位于杜瓦冷指中,探测器芯片在杜瓦内、位于杜瓦冷指的冷头上,杜瓦冷指底部、与冷头相对的一侧设有蓄冷装置。借助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不仅可以在不增加制冷器耗气量的情况下延长红外探测器的蓄冷时间,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红外探测器的控温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外探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制冷红外探测器。
背景技术
J-T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在各种机载、舰载以及陆基导弹上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导弹追踪目标的核心部件,相当于导弹的“眼睛”。在导弹的准备阶段高压气瓶对探测器供气,使红外探测器很快的达到其工作温度,能够正常工作。当导弹发射后,需要红外探测器在没有气源或很少气源的情况下,继续维持一段蓄冷时间的正常工作状态以满足战术指标的要求。蓄冷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导弹持续追踪目标能力,延长红外探测器蓄冷时间对于提高导弹系统的战斗性能有很大帮助。
由于一般情况下导弹供气用高压气瓶的容积较小,所以对J-T制冷型红外探测器的耗气量有较高要求。需要制冷器的稳定流量尽量小以延长气瓶的供气时间;但是在现有各类型红外探测器结构设计的基础上,如果想延长蓄冷时间就只能使制冷器的稳定流量维持在一个较大的水平以提供足够的制冷量。前述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矛盾,不可兼顾,若想减小耗气量必然牺牲掉部分蓄冷时间,反之亦然。
J-T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会随着制冷器瞬时流量的变化而波动,较大幅度的温度波动会使其输出信号的噪声变大,信号噪声是红外探测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减小探测器工作温度的波动对减小噪声有很大帮助。
现有结构的J-T制冷型红外探测器受到需要严格限制的制冷器耗气量的影响,蓄冷时间无法提高;同时探测器温度会随着制冷器瞬时流量的变化发生较大幅度的波动。
发明内容
为了延长红外探测器的蓄冷时间,同时减小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随流量的变化幅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红外探测器。
本发明提供的制冷红外探测器,包括杜瓦、杜瓦冷指、制冷器以及探测器芯片,所述制冷器位于所述杜瓦冷指中,所述探测器芯片在所述杜瓦内、位于所述杜瓦冷指的冷头上:
所述杜瓦冷指底部、与冷头相对的一侧设有蓄冷装置。
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杜瓦冷指底部、与冷头相对的一侧设有蓄冷装置,不仅可以在不增加制冷器耗气量的情况下延长红外探测器的蓄冷时间,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红外探测器的控温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制冷红外探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杜瓦冷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芯柱;2、冷头;3、制冷器;4、探测器芯片;5、杜瓦;6、底座;7、蓄冷装置;8、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为了延长红外探测器的蓄冷时间,同时减小红外探测器工作温度随流量的变化幅度,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制冷红外探测器,以下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
J-T制冷器工作时的制冷工质气体一般由气瓶提供,供气气瓶的体积一般都在10L以内,所以受到气瓶容积的限制,红外探测系统需要尽量减小J-T制冷器的流量,以保持足够的供气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120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