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惰性带轮跳动检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20092.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关山月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派特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0 | 分类号: | G01B21/00;G01B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0 湖北省襄樊***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惰性 跳动 检测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惰性带轮加工及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惰性带轮跳动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轮形、盘形工件在机械设备中运用广泛,在精度要求较高的设备中,往往对这类工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涉及到传动精度和配合面的跳动精度。
惰性带轮是常见的传动件之一,在设备使用中,对其端面跳动精度和径向跳动精度要求较高。现有技术中,带轮的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不能同时完成检测,以至于检测过程复杂、检测周期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惰性带轮跳动检测设备,其通过可以同时对带轮两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检测的检测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带轮跳动检测过程复杂、检测周期长的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惰性带轮跳动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架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装运装置、升降装置、旋转装置和测量装置,其中:
所述装运装置包括电机、传动轮、从动轮、传动带和限位部,所述传动带并列两排设置,且并列间距大于待检测带轮轴孔直径;所述限位部分为进料限位部和出料限位部,所述进料限位部和出料限位部包含分别设置在两排传动带并直线相对的两组限位气缸;
所述升降装置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支撑板和顶板,所述底板与支撑板之间通过四根光轴副固接,所述支撑板所述顶板之间通过升降气缸固接。
所述旋转装置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的所述支撑板上,包括驱动电机、减速箱、传动带和竖直传动轴,所述竖直传动轴顶端与待检测惰性带轮活动卡接,所述驱动电机通过所述减速箱、传动带和竖直传动轴带动待检测惰性带轮旋转。
所述测量装置包括上端面跳动检测轮、下端面跳动检测轮和径向跳动检测轮,所述上端面跳动检测轮、下端面跳动检测轮和径向跳动检测轮均设置位移传感器,且端面跳动位移传感器垂直于待检测惰性带轮端面设置,径向跳动位移传感器水平垂直于待检测惰性带轮外圆周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通过独立的检测轮实现同时对带轮的上端面跳动、下端面跳动和径向跳动进行检测,检测过程只需一步就完成所需检测内容,检测过程简单,检测周期短;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惰性带轮跳动检测设备还具有结构简单,调节灵活等优点。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正视图。
图2是本发明45°角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中装运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中装运装置的45°角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中旋转装置和升降装置的正视图。
图6 是本发明中旋转装置和升降装置45°角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中水平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限位装置的俯视图。
图9是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局部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作用更加清楚及易于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例,请一并参阅附图1-附图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惰性带轮跳动检测设备,包括支撑架10和安装在所述支撑架10上的装运装置20、升降装置30、旋转装置40和测量装置50,其中:
所述装运装置20包括电机21、传动轮22、从动轮23、传动带24和限位部25,所述传动带24并列两排设置,且并列间距大于待检测带轮轴孔直径;所述限位部25分为进料限位部25-1和出料限位部25-2,所述进料限位部25-1和出料限位部25-2包含分别设置在两排传动带并直线相对的两组限位气缸25-3;
所述升降装置30包括从下向上依次设置的底板31、支撑板32和顶板33,所述底板(31)与支撑板32之间通过四根光轴副34固接,所述支撑板32所述顶板33之间通过升降气缸35固接。
所述旋转装置40安装在所述升降装置30的所述支撑板32上,包括驱动电机41、减速箱42、传动带43和竖直传动轴44,所述竖直传动轴44顶端与待检测惰性带轮活动卡接,所述驱动电机41通过所述减速箱42、传动带43和竖直传动轴44带动待检测惰性带轮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派特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派特仕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200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