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9532.2 | 申请日: | 2016-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18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解孝林;张平;周兴平;杨先;薛志刚;姜昀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79/08 | 分类号: | C08L79/08;C08K7/28;C08K9/04;C08K3/34;C08K3/36;C08J5/18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许恒恒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薄膜 隔热 聚酰亚胺 制备 空心玻璃微珠 触变剂 薄膜材料 参数条件 复合产品 灵活调整 微观组成 有效解决 工艺流程 隔热性 均匀性 添加量 填充量 填充 生产成本 薄膜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隔热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该隔热复合薄膜包括聚酰亚胺、以及填充在聚酰亚胺内的空心玻璃微珠和触变剂,空心玻璃微珠的填充量为聚酰亚胺的10~70vol.%,触变剂的添加量为聚酰亚胺的0.5~5.0vol.%;该隔热复合薄膜的密度为500~1200kg/m3。本发明通过对关键的薄膜微观组成及结构等进行改进,并相应地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以及各个步骤的参数条件等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聚酰亚胺及相关复合产品制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均匀性难以控制的问题,制得的隔热复合薄膜隔热性好、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并且该隔热复合薄膜的厚度可灵活调整,能获得厚度小的薄膜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隔热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酰亚胺是主链上含有酰亚胺环的一类聚合物。其分子中含有十分稳定的芳杂环结构单元,作为特种工程材料具有其它高分子材料所无法比拟的高耐热性能、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和良好的机械性能。在隔热材料、绝缘材料、吸声材料等方面应用广泛。在其隔热方面的应用,目前研究较多的是聚酰亚胺泡沫材料。其具有质轻、优异的耐热性、阻燃性等优点,可用作隔热材料。但是聚酰亚胺泡沫材料不仅生产成本高、泡沫均匀性难以控制,而且聚酰亚胺泡沫材料较厚,不能很好地用在薄膜方面,限制了其更广泛的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其中通过对关键的薄膜微观组成及结构等进行改进,并相应地对制备方法的整体工艺流程、以及各个步骤的参数条件等进行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聚酰亚胺及相关复合产品制备难度大、生产成本高、均匀性难以控制的问题,制得的隔热复合薄膜隔热性好、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并且该隔热复合薄膜的厚度可灵活调整,能获得厚度小的薄膜材料。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隔热复合薄膜,其特征在于,该隔热复合薄膜包括聚酰亚胺、以及填充在所述聚酰亚胺内的空心玻璃微珠和触变剂,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填充量为所述聚酰亚胺的10~70vol.%,所述触变剂的添加量为所述聚酰亚胺的0.5~5.0vol.%;该隔热复合薄膜的密度为500~1200kg/m3。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聚酰亚胺为均苯型聚酰亚胺、联苯型聚酰亚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的,所述均苯型聚酰亚胺是由均苯四酸二酐和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合成的;所述联苯型聚酰亚胺是由联苯四酸二酐和二氨基二苯醚反应合成的,或者是由联苯四酸二酐和间苯二胺反应合成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隔热复合薄膜的厚度为0.05~0.40mm;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粒径为15~120μm,密度为125~600kg/m3;所述触变剂为有机蒙脱土和气相二氧化硅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有机蒙脱土即有机改性后的蒙脱土。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隔热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向聚酰胺酸中加入稀释剂和触变剂,并充分搅拌;
(2)继续向步骤(1)中所述聚酰胺酸中加入空心玻璃微珠,然后高速搅拌并脱除气泡,从而得到聚酰胺酸/空心玻璃微珠复合分散液;
(3)将步骤(2)得到的聚酰胺酸/空心玻璃微珠复合分散液涂覆在基板上,得到涂覆有聚酰胺酸/空心玻璃微珠复合分散液的基板;
(4)对步骤(3)得到的所述涂覆有聚酰胺酸/空心玻璃微珠复合分散液的基板进行固化处理,从而得到空心玻璃微珠填充聚酰亚胺的隔热复合薄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步骤(1)中,所述搅拌速率在300rpm以上;所述步骤(2)中,所述高速搅拌采用的转速为800rpm以上;得到的所述聚酰胺酸/空心玻璃微珠复合分散液中,所述空心玻璃微珠的添加量为所述聚酰胺酸的5~30vo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95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