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压接端子及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9166.0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105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大介;大川乔;小出清人;秋元比吕志;寺本隆一;佐藤一臣;横滨宏树;藤堂展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R4/18 | 分类号: | H01R4/18;H01R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满靖 |
地址: | 日本国东京都渋***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端子 连接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压接端子,其具有压接在电缆芯线上的压接筒。压接筒具有内表面,内表面形成有多个相互彼此独立的腔。在压接筒被压接到芯线上之前,每个腔在与深度方向正交的平面内具有设定形状。设定形状具有至少两个直线部和连接直线部的凹状曲线部。凹状曲线部向设定形状内缩进。彼此靠近并包含在彼此不同的设定形状中的多个凹状曲线部被设置在相同的虚拟圆或圆角矩形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接端子以及设有该压接端子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压接端子被连接到易氧化芯线,例如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芯线,这种压接端子形成有锯齿,用以破坏在芯线表面上形成的氧化膜。例如,此类型的压接端子在JPA 2010-27463(专利文献1)中已公开。参照图14和图15,专利文献1中的压接端子95包括具有内表面912的压接筒911。内表面912形成有锯齿914,锯齿914具有多个腔915。如图15所示,专利文献1中的锯齿914的腔915在与腔915的深度方向正交的平面中具有大致呈平行四边形的形状。详细地,具有锐角并形成平行四边形的两对对角之一的对角是圆形。换句话说,在专利文献1的压接端子95中,锯齿914的腔915的形状包括四个笔直部951和向外突出的两个弯曲部953。由于弯曲部953的存在,专利文献1中的压接端子95具有改善了连接稳定性的优点。
为了形成压接端子的锯齿,具有与腔相对应的突起的模具被使用。在制造模具方面,需要劳动力和时间来形成与被包含在锯齿的腔并向外突出的形状中的弯曲部相对应的形状。也就是说,专利文献1中的压接端子存在如下问题,它需要劳动力和时间来制造用于制作压接端子的模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接端子,其具有锯齿结构,可使模具易被制造,即使腔的形状包括弯曲部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压接端子,它具有压接到电缆芯线上的压接筒。压接筒具有内表面,内表面形成有相互独立的多个腔。在压接筒被压接之前,每个腔在与深度方向相正交的平面内具有设定形状。设定形状具有至少两个直线部和连接直线部的凹状曲线部。凹状曲线部向设定形状内缩进。彼此靠近并包含在彼此不同的设定形状中的多个凹状曲线部设置在同一个虚拟的圆或圆角矩形上。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连接器,它包括所述的压接端子以及保持所述压接端子的保持部件。
形成锯齿的每个腔的设定形状包括凹状曲线部。此外,彼此接近的凹状曲线部被排列在同一个虚拟圆形或圆角矩形上。因此,用于形成锯齿的模具很容易被制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连接器的立体视图。
图2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分解立体视图。
图3是图1所示连接器的III-III向横截面视图。
图4是包含在图2所示连接器的压接端子的立体视图。电缆被连接到压接端子。
图5是图4所示压接端子的另一立体视图。压接端子不从载体切断,且电缆没有被连接到压接端子。压接筒处于压接前的状态。
图6是仅示出图5所示压接端子的压接筒的立体视图。
图7是形成图6所示压接筒的锯齿的平面视图。包括在锯齿中的一个腔在虚线圆环中被放大示出。此外,为了示出多个腔的凹状曲线部在同一个虚拟圆上,虚拟圆用虚线指定出。
图8是用于形成图7所示锯齿的模具的局部立体视图。
图9是锯齿的修改部分的示意图。所示的外框与压接筒的外形无关。此外,为了示出多个腔的凹状曲线部在同一个虚拟圆上,虚拟圆用虚线指定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916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