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防干燥折叠式烤火茶几有效
| 申请号: | 201611117709.5 | 申请日: | 2016-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8220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龚宁劼 | 申请(专利权)人: | 龚宁劼 |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冯晓欣 |
| 地址: | 41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干燥 折叠式 烤火 茶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日常生活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冬天取暖的烤火架,具体为一种节能防干燥折叠式烤火茶几。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中西部地区如湖南、湖北,并没有普及暖气取暖设备,在寒冷的冬天里只能依靠自家的取暖设备或者空调取暖;在农村人们常用电暖器(俗称小太阳)取暖,由于房间空间大,常需加大电量,不仅取暖效果不佳,而且浪费能源。而且农村由于房屋比较开放、空旷,出于节能考虑,也不适合使用空调。
为此,人们常制作一个烤火架(亦称呼为烤火茶几),将电取暖器放置在烤火架内部,并且在烤火架上放置一块棉被罩,将脚和手伸入其中取暖,取暖效果好,节约能源。但是此种情况下,犹如烘烤人体一般,长时间在此环境下,人体容易缺水干燥,而且皮肤容易烫伤;同时,由于发热管特性,其不可避免会产生红外辐射,对人体会产生更深层次的红外灼伤;同时由于烤火架内罩住的是空气,其比热容小,在人进出的过程中热量极易流失,节能效果一般。
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00252257.8,申请日期:2000.12.09,公开日期:2001.10.17,公开了一种折叠式烤火架,具有支撑架和支撑台面,支撑架两对侧面由两扇门式框架、组成,门式框架、与支撑架经铰链连接,门式框架、之间由铰链连接,支撑台面为活动的。其即为上述现有的一种普遍性的烤火架,使用受限,而且此种烤火方式对人体存在一定的伤害。
而且由于冬季天冷,饭菜出锅后容易凉,人们会选择围着烤火架进行吃饭;而现有烤火架上由于覆盖的是棉被罩,不方便放置碗筷,所以只能用手端着碗吃饭,而菜碗放置在其他地方,很不方便,而且菜很容易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节能防干燥折叠式烤火茶几,采用水柱隔离电发热体,对人体无害,利用水循环来实现保存热量,而且不会导致皮肤干燥;同时也方便在烤火茶几上进行就餐等,茶几板上具有加热底层,方便对于菜碗进行保温。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节能防干燥折叠式烤火茶几,它包括水平设置在地面上的底座(1),以及底座(1)上拼接的茶几柱(6),茶几柱(6)上方设置的茶几台板(8);所述底座(1)为空心金属管拼接的网状结构,且相互之间连通;在底座(1)的四周角落处设置有拼接头(102),且拼接头(102)与底座(1)的空心金属管连通;所述茶几柱(6)中空且与茶几台板(8)下方设置的中空支撑管(7)相连通;所述茶几柱(6)与支撑管(7)通过设置在支撑管(7)四周角落处的中空连接脚(71)连接,且在连接处密封;所述茶几柱(6)与拼接头(102)在连接处密封。
所述底座(1)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墙壁为中空结构的隔热罩(2),且隔热罩(2)的墙壁中空结构与下方设置的空心金属管连通;所述隔热罩(2)内通过发热管支架(3)固定有发热管(4),并与电源相连。
所述发热管(4)为环形结构,其环形中心区域设置有储水塔(5),且储水塔(5)上方开口,开口上方设置有可拆卸支撑罩(51),且支撑罩(51)与支撑管(7)中心设置的中心盘(72)相连接,中心盘(72)与支撑罩(51)接触的地方设置有支撑罩对接口(73),储水塔(5)通过支撑罩(51)以及中心盘(72)的支撑罩对接口(73)与支撑管(7)内部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管(7)上管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小孔且与茶几板(8)上设置的蒸汽孔(81)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罩(2)内的发热管(4)设置有多个,且分别属于不同的高度层,处在上层的发热管(4)直径大于处在下层的发热管(4)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塔(5)为旋转体结构,且上端外表面为开口朝外的弧形结构,其外表面为反射弧面(52)。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塔(5)内部中心位置设置有冷凝柱(54),且冷凝柱(54)从储水塔(5)的底端一直延伸到储水塔(5)的端口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隔热罩(2)的外表面设置有用于显示装置内部水位的最高水位标(22)以及处在其下方的最低水位标(23)。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9)与隔热罩(2)的外表面之间设置有可活动调节的脚踏架(9),且脚踏架(9)一端与底座(9)铰接,另一端活动套在隔热罩(2)外表面设置的滑轨(21)上,并与滑轨(21)之间通过卡销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茶几柱(6)为两层中空结构,且最内层为金属管(61),最外层为实木板(62),且金属管(61)与实木板(62)之间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龚宁劼,未经龚宁劼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77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