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氢型复合离子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15809.4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17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红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德鑫睿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8 | 分类号: | A23L2/38;A23L33/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5001 湖南省常德市常德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氢型 复合 离子 功能 饮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富氢型复合离子功能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富氢饮用水由于其保健功能而被人们广泛应用,但现有的富氢饮用水制备方法普遍效率低,将氢气单纯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溶解于水中,不仅导致富氢饮用水中实际的氢气含有量偏低,并且在开瓶后易于逃逸,同时因为单一的溶解氢气于常规纯净水中,导致人体在饮用富氢饮用水后,对水中氢气或氢分子的吸收效率较低,达不到常规的医学保健作用。因此,改变富氢饮用水的制备工艺及富氢饮用水的营养组合成分,是制备高保健功能富氢饮用水的关键所在,也是规范富氢饮料行业发展的必然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有利于人体健康、具有高保健功能的富氢型复合离子功能饮料,同时提供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富氢型复合离子功能饮料,由含有人体所必需的碱性金属离子的电解水和液态氢混合组成,所述液态氢的质量占比为5%~10%。
所述人体所必需的碱性金属离子包括铁离子、镁离子、锌离子、钙离子和其它碱性金属离子,所述铁离子浓度为10~30ppm,镁离子浓度为5~10ppm,锌离子浓度为5~10ppm,钙离子浓度为1~10ppm,其它金属离子浓度为0.1~2ppm。
一种富氢型复合离子功能饮料的制备方法,将自来水经纯化——导电剂添加——电解铁镁锌离子——高温消毒——液态氢混合——无菌处理后制得,所述液态氢混合步骤中,液态氢的质量占比控制为5%~10%。
进一步地,所述液态氢混合步骤为在无菌室内,将液态氢按50~100ppm/dm3的浓度,经过真空管道,置于经高温消毒处理的电解水中采用超声波分散方式混合,超声频率控制为10~50GHz,功率控制为1~10Kw。经过多次试验验证得到,超声波分散方式混合时间一般控制在30~60min即可达到液态氢的质量占比要求。
所述电解铁镁锌离子步骤中,将经纯化处理的自来水置于采用表面覆载有铁镁锌金属层的电极的电解装置中电解10~60min后制得电解水,电解温度控制为40~60℃,电流密度控制为1.0~5.0A/dm2;所述电极的载体为泡沫金属材料或其它复合金属材料,所述铁镁锌金属层中的铁金属、镁金属和锌金属的质量比为(0.5~1):(0.08~0.3):(0.08~0.5),所述电解水中,铁离子浓度控制为10~30ppm,镁离子浓度控制为5~10ppm,锌离子浓度控制为5~10ppm。
进一步地,所述电解铁镁锌步骤中,在电解过程中充入氢气搅拌,氢气压力为0.1~1.0MPa,氢气充入速度为50~100ml/s。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剂添加步骤为在经纯化处理的自来水中加入导电剂,导电剂总浓度控制为60~100g/L,所述导电剂由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钙组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钾和碳酸氢钙的质量比为(1~5):(1~3):(1~5)。加入导电剂,一方面可以提高水的导电性;另一方面,导电剂在电解过程中还可提供相应的钙、钠、钾离子等营养成份。导电剂添加步骤中,钙离子浓度控制为1~10ppm,其它碱性金属离子浓度控制为0.1~2ppm。
所述纯化步骤为将自来水经过砂滤、活性炭滤、离子交换、RO反渗透处理,自来水水质要求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所述高温消毒步骤为先将经电解铁镁锌步骤后得到的电解水进行高温处理,采用电加热,温度控制为80~100℃,沸腾10~30min;再通过紫外线处理,紫外线功率为1~5KW,处理时间为30~60min,在紫外线处理过程中,往电解水中充入氢气并搅拌,充入氢气压力为0.1~1.0MPa,充入速度为50~100ml/s。
所述无菌处理步骤为将经液态氢混合后的电解水在臭氧环境中进行处理60~150min并装入相应的瓶子、罐子或桶等容器中即完成富氢型复合离子功能饮料的制备。臭氧发生器功率为10~20kW,臭氧浓度范围100~1000ug/ml,处理温度为5~15℃。
在电解铁镁锌步骤和紫外线处理过程中,充入氢气,一是可起到搅拌作用,二是在充氢气过程中,还可以溶解部份氢气于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德鑫睿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常德鑫睿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580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