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3106.8 | 申请日: | 2016-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72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久清;何春峰;李劼;赖延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4 | 分类号: | H01M2/14;H01M2/16;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83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物隔膜 层状硅酸盐纳米 锂离子电池 制备 法制备聚合物 锂离子电导率 层状硅酸盐 聚合物单体 传统隔膜 工艺制备 热稳定性 有机改性 有效范围 原位聚合 非溶剂 吸液率 相分离 引发剂 层间 隔膜 测试 引入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①聚合物单体插层修饰的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的制备:取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与5g/LNaCl溶液进行逆流洗涤数次除去层间的杂质阳离子,得到Na型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称取Na型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在70℃下强烈搅拌1h,得到Na型层状硅酸盐分散液,将聚合物单体、聚合引发剂加入到Na型层状硅酸盐分散液中,其中Na型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聚合物单体、聚合引发剂和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0.2-0.5:0.1-0.2:50-100,在70℃下强烈搅拌12h,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冷却至30℃进行低温聚合,过滤,用去离子水反复洗涤,在70℃下真空干燥至恒重,得到聚合物单体插层修饰的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
②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称取聚合物,聚合物单体插层修饰的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造孔剂,溶剂混合后,在50-90℃下熟化10h、搅拌24h,并在常温下静置脱泡48h后得到铸膜液,其中聚合物、聚合物单体插层修饰的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造孔剂和溶剂质量比为6-8:1-2.5:1:38.5-42;将铸膜液在玻璃板上流延成膜;放入混合凝固浴10min,然后浸泡在去离子水中形成初成膜;初成膜置于无水乙醇中浸泡24h,取出,放入正丁醇中浸泡24h,在空气中晾干,得到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单体为丙烯腈、偏氟乙烯、氧化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偶氮二异丁腈、二异丙基过碳酸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单体插层修饰的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的质量占铸膜液的质量分数为2%-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为聚偏氟乙烯、聚丙烯腈、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氧化乙烯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与聚合物单体为同类物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状硅酸盐纳米颗粒为蒙脱土、皂土、粘土、高岭土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造孔剂为聚乙二醇、氯化锂、聚乙烯吡咯烷酮、硝酸钠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离子电池聚合物隔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凝固浴的组成为:去离子水与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二甲基乙酰胺、磷酸三乙酯中的一种,去离子水含量为5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310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