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理模版的电纺丝图案化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12253.3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87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秦建华;姜雷;张晓庆;石杨;苏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N5/00;B01L3/00;D01D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樊南星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物理 模版 纺丝 图案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物理模版的电纺丝图案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依次要求如下:
(1)选定基体材料,在匀胶仪上涂布一层预先混合好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制成基板;
(2)将涂有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基板置于接通高压电源地线的铝块之上,并在聚二甲基硅氧烷的上方,放置蚀刻有镂空图形的物理模版,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进行微米颗粒的电喷雾制备,使得部分微米颗粒透过物理模版间隙进入到PDMS中,形成图案化;
(3)将有图案化颗粒的基板置于电纺丝系统中,在高压电场的作用下进行纳米电纺丝的制备;
(4)取出步骤(3)中制得的电纺丝基板,在室温下静置5-20mins,使除微米颗粒上之外的电纺丝完全浸润到聚二甲基硅氧烷中;
(5)置于70-90℃烘箱内保温0.5-3小时,使聚二甲基硅氧烷完全聚合,以制成区域化的电纺丝。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物理模版的电纺丝图案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体材料具体为玻璃或/和高分子聚合物;
所述蚀刻有镂空图形的物理模版由下述方法之一制备得到:光刻法、激光雕刻法,3D打印法。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物理模版的电纺丝图案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纳米电纺丝材料为下述几种之一或其组合: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掺杂有高聚物后能形成电纺丝的无机材料。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物理模版的电纺丝图案化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模版上的区域化图形为下述几种之一或其某种组合:圆形,方形,椭圆,三角,直线,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1225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