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垢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在审
申请号: | 201611109244.9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韩睿超;李亚仙;陈晓庆;刘宝;杨武;陈冠曦;王珣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1/3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62100 | 代理人: | 马英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垢型 水平 管降膜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垢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
背景技术
目前,蒸发器按成膜形式可以分为降膜蒸发器和升膜蒸发器,其中管式降膜蒸发器因其传热系数高而被广泛应用,管式降膜蒸发器又根据换热管的放置不同分为竖直管降膜蒸发器和水平管降膜蒸发器,由于蒸发器中物料是以膜状流动,因此流速较低,容易结垢,若布膜不均匀容易造成局部过热,造成干烧损坏换热管,因此,降膜蒸发器不能处理高粘、易结垢、物料中含较多固形物的蒸发场合,水平管降膜蒸发除了水平放置降低了进料泵的扬程外,应用限制跟竖直管类似。
而这类没有刮膜装置的管式降膜蒸发器存在如下问题: 1,没有刮膜装置时流体在重力作用下流动,随着蒸发浓缩,流体粘度进一步增加,会有一部分物料粘附在管子外壁,导致污垢热阻增加,影响传热效果。2,由于液体粘附,导致这部分液体受热时间长,容易变质,局部受热多导致析出晶体、干烧管壁。3、由于污垢的不断累积导致换热管束堵塞,气体上升空间变小影响设备处理效果。4、为了解决以上三点问题必须频繁清洗设备,浪费时间,浪费资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阻垢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以解决现有水平管降膜蒸发器不能用于易结垢、易结晶、固含量高、粘度高等场合的弊端。
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垢型水平管降膜蒸发器,包括封盖型汽液分离室及安装于其中的蒸发器管束,封盖型汽液分离室的前、后、下端及两侧方分别连接方形蒸汽管箱、凝液分离管箱、浓缩液收集封盖及侧盖板,所述蒸发器管束上安装刮膜组件,该刮膜组件由刮膜动力组件带动。
所述刮膜组件包括刮卡和卡槽;该刮卡包括卡环,该卡环通过卡座和卡座板连接为一体;卡槽的上和/或下端面上加工有T型槽,该T型槽内嵌套卡座板而使刮卡和卡槽组成刮膜组件;若干该刮膜组件两端安装于刮膜组件固定柱上使上下位置的卡环环绕住蒸发器的换热管,而刮膜组件固定柱的上下两端和丝杠螺纹传动;该丝杠安装在蒸发器管束的固定管板的上下两端。
所述刮卡两侧有下翻的折边为卡环,该卡环两端径向有带倒角折边。
所述卡座为中空圆管,相适配地,在卡座板上同心开有等大的通孔;定位弹簧安装于卡座中,该定位弹簧的一端穿过卡座板上的通孔与卡槽的T型槽底面接触。
所述卡槽两端设有限位柱。
所述刮膜动力组件主要包括:电机,齿轮箱,换向机构,传动轴,传动丝杆,所述电机主轴依次和齿轮箱、换向机构连接,而该换向机构安装于竖直方向的传动轴上,该竖直方向的传动轴的两端和水平方向的传动轴通过锥齿轮传动,而水平方向的传动轴(305)的两端和丝杠通过锥齿轮传动。
本发明通过刮膜组件的设计,可以在刮膜的过程中实现消除垢沉积和二次布膜的双重作用,可以防止结垢和因布膜不均匀带来的干烧设备,克服了目前降膜蒸发器在处理对象上的限制,特别适用于高粘、固形物高、易结晶、易结垢的场合。刮膜动力组件有自动换向系统和变频系统,可以灵活控制刮膜组件运动速度,实现刮膜和布膜的平衡调节。侧板可灵活拆卸,进汽管箱和冷凝水管箱焊接到管板上,省掉管板法兰,节省金属消耗,侧板的灵活拆卸同样省去清洗时抽管束的弊端,节省空间和设备投资。刮膜设计可以完全消除因流速过低导致的污垢附着,可以长期保持高的总传热系数,和长的清洗周期,提高蒸发器效率。特有的分段设计,可以设置成两段进汽,这样就可以实现MVR系统和蒸汽蒸发系统整合在一台设备里,解决了MVR系统不适用于高沸点升的难题。
本发明可以在化工、医药、农药、高盐废水处理等诸多行业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管束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刮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3b为本发明刮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刮膜组件和刮膜动力组件装配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刮膜动力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喷淋布膜组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蓝滨石化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机械工业上海蓝亚石化设备检测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92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