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局部控光的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6535.2 | 申请日: | 2016-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32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丘永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57 | 分类号: | 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铭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04 | 代理人: | 孙伟峰 |
地址: | 51813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局部 背光 单元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局部控光的背光单元,包括内表面为反射面的背板、设置在背板上的LED光源组件以及与LED光源组件正对的光学膜片组,LED光源组件包括阵列设置的光源和罩设于光源上方的二次透镜;背板被划分为多个区域,至少一个区域的光源旁设有条状的反光件;反光件包括至少一组相邻的反光面,该至少一组相邻的反光面相交形成同时朝向多个二次透镜的棱边。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本发明通过在背板上设置有LED光源和二次透镜,并在相应区域的LED光源和二次透镜旁合理布置具有相邻反光面的反光件,借助二次透镜的光学特性和反光件的光路回弹特性,既可以起到特定区域的局部控光作用,又能保证光学品味,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局部控光的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作为人与信息的沟通界面,是当前主流的显示方式。它具有高空间利用率、低功耗、无辐射以及低电磁干扰等优越的特性,在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等信息沟通工具中广泛使用。
随着液晶显示器的应用领域进一步加大,为进一步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业界提出HDR(High-Dynamic Range,即高动态范围)图像概念,该概念在于可以实现更大可显示细节,提高显示效果。因此,为实现更高的对比度,对产品的背光提出了局部控光(localdimming)的需求,局部控光即利用数百个LED组成的背光源代替背光灯,背光LED可根据图像的明暗进行调节,显示幕图像中高亮的部分的亮度可以达到最大,而同时黑暗的部分可以降低亮度,甚至关闭,以达到最佳的对比度。这样,暗区亮度的降低就降低了背光的功耗。
目前业界的直下式背光设计中,常采用透镜设计。选用二次透镜的搭配主要目的是实现出光角度的增加,从而提高混光效果、减少LED数量。但是在局部控光设计中,出光角度的增加意味着控光区域效果变差。于是,如何利用更少的LED局部控光的需求实现HDR产品的设计成为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局部控光的背光单元及显示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局部控光的背光单元,包括内表面为反射面的背板、设置在所述背板上的LED光源组件以及与所述LED光源组件正对的光学膜片组,所述LED光源组件包括阵列设置的光源和罩设于所述光源上方的二次透镜;所述背板被划分为多个区域,至少一个区域的所述光源旁设有长条状的反光件;所述反光件包括至少一组相邻的反光面,所述至少一组相邻的反光面相交形成同时朝向多个二次透镜的棱边。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次透镜的顶部为凹陷设置的“V”形缺口。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次透镜的“V”形缺口的每侧包括若干条锯齿状凹陷。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锯齿状凹陷的分布密度自所述“V”形缺口中部朝两侧越来越大。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二次透镜的顶部为反射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反光件包括设于所述背板第一区域的第一反光件,所述第一反光件包括两组背向设置的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件的两组反光面围成菱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多条所述第一反光件将所述第一区域围绕在其中。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背板包括用于固定所述LED光源组件的底板和底板四周的敞口的侧板;所述反光件还包括设于所述背板第二区域的第二反光件,所述第二区域为所述背板边缘的区域,所述第二反光件包括分别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的两个反射面。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反光件包括设于所述背板第一区域的第三反光件,所述第三反光件包括两组背向设置的反光面,所述第一反光件的两组反光面与所述背板围成五边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65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瓷绝缘子(悬吊分离式‑D1)
- 下一篇:低压电瓷绝缘子(复合型‑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