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102197.5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8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旭;刘向阳;陈腾;刘洋;赖文川;李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01B32/194 | 分类号: | C01B32/194;C01B32/168;C01B32/184;B82Y30/00 |
代理公司: | 51202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唐丽蓉<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子 掺杂 纳米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的工艺步骤和条件如下:
(1)将碳纳米材料或其衍生物在惰性气体氛围下,用氟气初始分压为3~80KPa的氟气混合气作为氟化试剂,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30~250℃,并保温10~600分钟对其进行直接氟化处理,然后冷却至室温,得到氟化碳纳米材料或氟化碳纳米材料衍生物;
(2)将所得的氟化碳纳米材料或氟化碳纳米材料衍生物置于氨气/氩气混合气体氛围下,以1~20℃/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400~1200℃,并保温0.5~24小时进行高温后处理,得到氮掺杂碳纳米材料,
其中步骤(2)中所述的氨气/氩气混合气体中氨气的浓度为2~30%,流量为1~20Torr。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碳纳米材料或其衍生物为石墨烯、富勒烯、多壁碳纳米管、氧化碳纳米管、单壁碳纳米管、碳纳米微球或介孔碳中的任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氟气混合气为氟气与氮气、氩气、氦气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至少一种气体形成,氟气的初始分压为10~60KPa。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氟化处理的升温速率为3~20℃/min,氟化处理的温度为150~250℃,保温时间为60~600分钟。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1)中所述的氟化处理的升温速率为3~20℃/min,氟化处理的温度为150~250℃,保温时间为60~600分钟。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后处理的升温速率为3~20℃/min,高温后处理的温度为550~900℃,保温时间为1~15小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后处理的升温速率为3~20℃/min,高温后处理的温度为550~900℃,保温时间为1~15小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原子掺杂碳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步骤(2)中所述的高温后处理的升温速率为3~20℃/min,高温后处理的温度为550~900℃,保温时间为1~15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10219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凹形结构单晶石墨烯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膨胀石墨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