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阻隔蜗牛侵入的绿色防控装置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9225.2 | 申请日: | 2016-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184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9 |
发明(设计)人: | 赵学平;徐明飞;苍涛;陈丽萍;吴长兴;虞轶俊;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13/10 | 分类号: | A01G13/10;A01M29/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隔 蜗牛 侵入 绿色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阻隔蜗牛侵入的绿色防控装置,上述装置设置于栽培床的床脚并用于阻隔蜗牛侵入,其包括经过硫酸铜溶液浸渍并晾干的载体。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配置硫酸铜溶液,上述硫酸铜溶液浓度为20%;第二步,将上述载体在硫酸铜溶液浸渍并晾干;第三步,将载体布置在栽培床床脚或蜗牛的行进路途上用于阻隔蜗牛入侵。本发明具有提前预防,避免重大危害;方法经济实惠,使用简单方便,不受地域限制;使用药品不接触农作物,避免防治蜗牛的同时带来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有效阻隔蜗牛前进,控制效果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蜗牛或软体动物绿色无污染防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隔蜗牛侵入的绿色防控装置与方法。
背景技术
危害农业生产的蜗牛并不是生物学上的一个分类名称,是指软体动物,腹足纲的陆生所有种类,取食植物,产卵于土中或者树上,一般生活在潮湿的地方,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蜗牛雌雄同体且均产卵,有的可独立生殖,多数需交配后繁殖,条件适宜时每年可产卵6~7次,一次可产卵100个左右,2~4周小蜗牛可破卵而出;蜗牛寿命2~3年,最长可达7年。蜗牛具有昼伏夜出、低温和高温期均能以封壳等方式休眠、繁殖率高、食性杂等习性,是一种难防的农业害虫。
蜗牛危害植物叶片易造成光合作用能力下降,生长变缓;危害植物顶端生长点会导致植物生长停滞,近年来在铁皮石斛、蔬菜的绿叶菜等作物中危害越来越严重。据中国农药信息网查询,目前已登记防治蜗牛的农药有:四聚乙醛、聚醛·甲萘威、速灭·硫酸铜、四聚·杀螺胺等4种,登记作物有甘蓝、水稻、小白菜、烟草、白菜、棉花、蔬菜、十字花科、旱地(毒饵)、农田等,施用方法有撒施、喷雾等方法。农药的使用可对蜗牛防效好,但需要使用多次,而且撒施和喷雾均会造成部分农药随根、植物表面渗透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风险。有报道采用小白菜、麦麸等诱集蜗牛再采用人工抓或农药杀方法防治蜗牛,具有一定的效果,但不能根治,而且过一段时间后蜗牛种群数量又会恢复危害。有报道采用菜籽饼、油茶饼约20kg/667m2在生产前与基肥一同施入,后期每年补施一次,具有较好的减轻危害作用,该方法需要有菜籽饼和油茶饼出售,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用量大用工多。
近年发展的许多高投入高效益新产业,如铁皮石斛、食用菌等,现有登记防治蜗牛的农药在相关作物上的残留及产品安全风险不明,农民不敢使用药剂防治,人工抓费事且难以根治。铁皮石斛、食用菌许多采用栽培床抬高栽培,便于田间操作,其生产投入大,但受到蜗牛侵入危害后经济损失大,迫切需要研发新的绿色防控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隔蜗牛侵入的绿色防控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隔蜗牛侵入的绿色防控装置,上述装置设置于栽培床的床脚并用于阻隔蜗牛侵入,其包括经过硫酸铜溶液浸渍并晾干的载体。
本发明的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载体上设有避免雨水稀释硫酸铜的顶盖。
本发明的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载体上设有避免雨水稀释硫酸铜的防水涂层。
本发明的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上述顶盖由透明的柔性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上述载体的一端设有与床脚固定的固定机构,另一端设有自动收卷载体且结构与自卷式皮尺结构相同的卷尺机构,上述固定机构包括可拆卸的卡扣。
本发明的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卷尺结构包括用于自动收卷上述载体的转轮和转轴,上述转轮和转轴之间设有用于复位和提供弹簧力的卷尺弹簧。
本发明的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卷尺机构设置于硫酸铜容器的顶部,上述容器的顶部两端分别设有载体进口和载体出口,上述容器内设有滑轮并充满硫酸铜液体,上述载体从卷尺机构中拉出并依次经过载体进口、滑轮、载体出口。
本发明的装置进一步设置为,上述容器的顶部还设有用于添加硫酸铜的盖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未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922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