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织物定型烘干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1097413.1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49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冯兆棠;陆强东;廖科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7/02 | 分类号: | D06C7/02 |
代理公司: | 44224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青中;万志香 |
地址: | 5285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织物 出风量 定型烘干 上风板 下风板 针织物边缘 烘箱 纹路 废气排放 烘干过程 节能环保 上下振动 织物形成 布面 平整度 热传递 松紧度 风板 弓纬 间条 风力 节约 | ||
1.一种针织物定型烘干方法,使用具有上风板和下风板的烘箱循环风机进行鼓风烘干,所述上风板及所述下风板分别有四个,四个所述上风板与四个所述下风板分别相对设置且沿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上风板与所述下风板之间为针织物通道,四个所述上风板以及四个所述下风板均分别连接一台烘箱循环风机,八台所述烘箱循环风机的额定转速相同且各所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可调,所述上风板与所述下风板的出风量均正比于所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定型烘干方法具体是:
对于每一组上风板和下风板,控制与下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大于与上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
对于克重不大于210g/m2的针织物,控制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上游的两个上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均不小于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下游的两个上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且控制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上游的两个下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均不小于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下游的两个下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
对于克重大于210g/m2的针织物,控制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上游的两个上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均不大于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下游的两个上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且控制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上游的两个下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均不大于与位于所述针织物的传送方向下游的两个下风板对应连接的两台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
对于每一组上风板与下风板,控制克重较大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上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不小于克重较小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上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且控制克重较大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下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不小于克重较小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下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定型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每一组上风板与下风板,还包括控制过树脂处理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上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不小于不过树脂处理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上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且控制过树脂处理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下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不小于不过树脂处理的针织物在定型烘干过程中与下风板对应连接的烘箱循环风机的工作转速。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物定型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物为针织布。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物定型烘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箱循环风机是西门子SIEMENS 1LE001-1CB29-0FB4-2132M型循环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741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涤纶丝纺织面料的印染设备
- 下一篇:一种服装去线头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