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7097.8 | 申请日: | 2016-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532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2 |
发明(设计)人: | 曹惠中;高杰;丁魏;严惠;周青云;王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05 | 分类号: | G05B19/0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薛云燕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驱动器 软件控制模块 门禁控制器 编码器连接 电机 电源模块 读卡模块 控制系统 立体车库 通信交互 显示模块 驱动器控制电机 传输控制信息 编码器读数 自动化操控 建设成本 节约空间 空间扩展 编码器 停车位 存取 送入 停车 供电 灵活 移动 配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电源模块、驱动器、电机、编码器、显示模块、门禁控制器、读卡模块、软件控制模块、其中:电源模块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驱动器供电;门禁控制器分别与读卡模块、显示模块进行通信交互,控制车辆的进出与存取费用;软件控制模块与门禁控制器连接并进行通信交互,通过软件控制模块传输控制信息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驱动器、编码器连接,驱动器通过电机与编码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通过驱动器控制电机,电机根据编码器读数来进行移动,将车辆送入停车位内。本发明实现了地面停车向空间扩展的目的,具有节约空间、自动化操控、安全可靠、建设成本低、配置灵活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控制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近些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加快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我国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自上世纪80年代中国开始出现私人汽车,截至2016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达1.54亿辆。比2013年末增长12.4%,其中私人汽车保有量12584万辆,增长15.5%。民用轿车保有量8307万辆,增长16.6%,其中私人轿车7590万辆,增长18.4%。这样的增长速度必然会导致交通拥堵,出行难、停车难等问题已经成为城市管理者们不得不关注的民生问题。2016年据相关部门对全国多个城市停车现状的调查,城市的汽车保有量和停车位的平均比例为4.84:1,由此看来,停车难的形势严峻。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归根结底是由于城市的建设规划存在一些不足。尤其是在土地资源日趋紧张的今天,此类问题能否得到妥善解决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长期发展。
立体车库的出现大大缓解了这些问题。与传统停车场相比较而言,现在的立体车库是集自动化与智能化于一体现代化设施,不仅节约了土地资源而且安全性高且方便高效。但是传统的机械性立体车库存在以下缺点与不足:首先,造价偏高,除了建筑和设备的投资费用,还需要维护的投入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持久的运行;第二,进出车时间太长,不允许多辆车同时出入,停车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停车效率高、安全可靠、建设成本低的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从而使地面停车向空间扩展以节约土地资源。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立体车库的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电源模块、驱动器、电机、编码器、显示模块、门禁控制器、读卡模块、软件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与驱动器,并给二者供电;
所述门禁控制器,分别与读卡模块、显示模块连接,并与二者进行通信交互,控制车辆的进出与存取费用;
所述软件控制模块,与门禁控制器连接并进行通信交互,通过软件控制模块传输控 制信息给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分别与驱动器、编码器连接,驱动器通过电机与编码器连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向驱动器发送信号,驱动器控制电机,电机根据编码器读数来进行移动,将车辆送入停车位内。
优选地,所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采用西门子S7-300PLC,其模块化结构由电源模块、CPU模块、数字量输入扩展模块组成,电源模块提供直流24v电源,CPU模块型号选用313-2DP,且自带数字量输入和数字量输出各16个点,应用中需要预留点数作为备用,根据车库建造的层数,通过点数的扩张实现立体车库系统的横向或纵向扩展。
优选地,所述软件控制模块使用Borland公司的集成开发工具C++Builder,C++Builder采用可视化编程方式,将代码与界面相统一;使用VCL组件库,兼容ActiveX控件,而且内置可扩展的控件;支持标准C++/C语言,在编译及连接过程中,没被使用过的函数以及未被修改的代码会被跳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709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