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被更换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92419.X | 申请日: | 2016-12-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3337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海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8 | 代理人: | 何葆芳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编码 产品监控 销售 标记产品 产品包装 防伪密码 生产企业 销售商 发货 物流 经销商 发送 角色 流通 环节 保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被更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生产企业在产品和/或产品包装上标记产品编码,在发货时将该产品编码发送给经销商或消费者,同时将该产品编码发送给产品监控平台;所述产品编码是唯一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独立的产品编码;当消费者收到产品时,将产品编码发送到产品监控平台,产品监控平台对收到的产品编码判断真假,如果判断产品编码为真,产品监控平台将发送与该产品编码相对应的防伪密码并同时毁灭该产品编码。本发明可保证商品在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不会发生被掉包换货情况,可保障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及物流等每个角色的权益,适用于电商和实体店所销售的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涉及一种防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被更换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现在由于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快,通过互联网销售的产量也越来越大,如何保证产品在互联网销售过程中不被更换,以保证产品在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不发生被掉包换货情况,保障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及物流等每个角色的权益,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另外,在实体店如专卖店出售商品也同样面临着被更换的风险。虽然现在已有发明试图解决产品在销售过程中不被更换,如中国专利局于2000年11月公布的专利申请号为00116355.8、发明名称为《一种利用数码信息标识的商品防伪方法》,该发明通过在商品上进行数码标识并通过消费者的咨询确认的方式解决了商品的唯一性,但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并保证所销售商品的唯一性,但并不能保证商品在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不会发生被更换情况。因此,人们急需一种可防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被更换的技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和需求,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被更换的方法,以保证商品在销售流通的各个环节不会发生被掉包换货情况,从而保障制造商、销售商、消费者及物流等每个角色的权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止产品在销售过程中被更换的方法,生产企业在产品和/或产品包装上标记产品编码,在发货时将该产品编码发送给经销商或消费者,同时必须将该产品编码发送给产品监控平台;所述产品编码是唯一的,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独立的产品编码;当消费者收到产品时,将产品编码发送到产品监控平台,产品监控平台对收到的产品编码判断真假,如果判断产品编码为真。这将有效地解决现在产品的唯一性,防止一个产品编码被多个产品采用的套货现象。同时,产品监控平台将发送与该产品编码相对应的防伪密码并同时毁灭该产品编码。防伪密码只会发送给消费者,销售商或物流都无法得知。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防伪密码通过防伪标签粘贴在产品包装的封口上,所述防伪密码上设有覆盖层,只能在刮开所述覆盖层后才能显示,消费者通过比对刮开的防伪密码与产品监控平台发送的防伪密码是否一致以进一步判断产品的真假。由于防伪密码只会发送给消费者,销售商或物流都无法得知,因此,消费者在打开产品包装前可以先通过对比封口上的防伪密码就可以判断其真假,避免了打开包装后所产生的不必要的纠纷。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所述防伪密码是设置在产品包装上的密码锁的开启密码,消费者只能用产品监控平台发送的防伪密码打开密码锁。对于贵重产品,如高档手表本身具有包装盒,可以在包装盒上安装密码锁,由于破解密码锁需要一定的时间,如八个头的机械密码锁理论上需要一亿个数字才能破解,理论上需要八年时间。当然如果是采用光电密码锁将无法破解只有破坏包装才能更换产品,因此采用上述方法可增加产品被更换的难度和时间。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同时在产品包装上的密码锁上粘贴覆盖密码条;产品监控平台同时将覆盖密码发送给消费者,消费者通过比对覆盖密码条上刮开的覆盖密码与收到的产品监控平台所发送的覆盖密码是否一致以进一步判断产品的真假。这种方法将两种防止更换产品的技术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方案,在设有密码锁的产品包装外再套设开口处粘贴有覆盖密码条的外包装。这种方法同样是将多种方法结合起来提高了更换产品的难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奇谋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924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